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解锁国际教育合作更多新可能,青岛友城教育交流会成果颇丰

青报教育在线讯iqdedu.com  扩大友城朋友圈,与法国布雷斯特市、德国雷根斯堡市、芬兰萨翁林纳市、克罗地亚里耶卡市、美国长滩市5座友好城市签署教育合作协议;扩大学校朋友圈,与友好城市学校签署十二份合作协议;与友城国内外代表围绕教育理念、学校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全纳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主题深入交流讨论;推出2019留学青岛友城奖学金,拟为每个城市分配友城奖学金名额,吸引友城大学生来青留学;推出2019游学青岛青少年文化之旅后续活动,邀请每个城市的学生和老师,来青参加为期9天的文化交流体验活动……

11月17日上午,2018青岛友好城市教育国际研讨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此次研讨会收获了多项富有成效的成果。

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姜元韶总结发言提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重要举措。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应该成为城市之间常态化的互动平台,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创新模式,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更多的校长、教师、学生在此框架下,走进友城,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与交流,让参与的城市、学校、师生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树立全面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意识是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从1975年与日本下关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以来,青岛已经与国外72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在经济、旅游、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青岛教育国际化速度不断提升,规模持续扩大,内涵日益丰富,已经成为青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动力。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育高水平的中外合作教育机构与项目,青岛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管理经验、课程资源、师资力量等,不断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青岛教育改革创新,目前已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7个。青岛科技大学牵头中国青岛高校联盟与德国北威州高校联盟共同建立中德合作中心,成功纳入中德教育交流机制29个成果之一。11月13日,青岛科技大学和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在慕尼黑签署中德工业大学(筹)项目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合作在中德生态园筹建中德工业大学。平度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职业教育“双元制”项目也已进入第十个合作阶段,以此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已经通过公示,将荣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职组唯一一项特等奖。

加强与国外教育机构的交流交往、友好互访。2017年青岛全市中外师生交流超过3000人次;2018年,仅青岛市教育局就已经接待了30个国(境)外团组、500人来青开展教育交流。第二届中国—新西兰未来青少年领袖峰会在青岛九中举行,近200名中外学生参加了活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与俄罗斯彼尔姆市的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在交流互访的基础上,双方学校每周开展同步课堂,借助录播教室的录播系统,通过网络将在线教学互动、课堂音视频互动相结合,让两个国家的教师和学生如同在同一个教室进行互动教学,实现优质的教育资源跨国传播实时分享。

青岛市政府还设立了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分新生奖学金和在校生奖学金,面向表现优秀的学历生和长期进修生提供奖励资助。同时,鼓励高校、区市设立留学生奖学金,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设立“一带一路”留学专项奖学金,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来华留学生奖学金。

2017年,青岛市与中国教育部签署《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2018年出台《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意见》,对全市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作出整体规划,并将教育国际化相关内容纳入青岛市国际城市发展战略,写入《青岛市推进“国际化+”行动计划(2018—2019年)》,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与城市开放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此次研讨会是对国家合作与交流精神的行动落实,推动了青岛市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再上新台阶,踏上新征程。随着“双向留学发展、提升涉外办学水平、加强国际人才培养、推动人文交流、打造青岛教育开放特色”等各方面的推进,青岛全面提高服务能力,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以教育国际化推动教育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未来可期。

青报教育在线iqdedu.com 周寒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