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李沧区实验初级中学校长李雅慧:打造“三苑”涵根育人 为学生人生奠基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郭菁荔

李沧区实验初级中学的教育哲学是由一棵树开始的。众所周知,树,根深才能叶茂;人,厚积才能薄发。根决定了树的生命状态,教育则奠基了人的价值存在。由此,学校生成了做“根”的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文化定位及“扬善启慧,涵根育人”的办学理念。校长李雅慧告诉记者,本学期将通过打造科创苑、人文苑、生态苑等措施,搭建学生个性成长的平台,进一步实现“将学校办成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优质初中”的办学愿景。

科创苑——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科学探究能力

学校致力于打造“科技+”的办学特色,将科技创新教育与校园环境、学校文化、学科特色打造等相结合。四大教育信息系统奠基了智慧化校园的建设,分别是,学生行为轨迹系统、学情追踪系统、课堂评价系统、云题库系统。通过智能手环、电子班牌、PAD授课等一系列智能工具的采集,建立大数据中心,为学校决策和师生个性化发展提供精准的支持和服务。

着力提升学生科技、人文、工程、技术等素养的“SMETH”课程体系进一步彰显了学校“科技+”的办学特色。重点打造了一批学科实验室,比如:tinker工坊、乐学工坊、VR工坊、机器人工坊、动漫教室及4个英语实景情境场、3个特色长廊、7个艺术工作坊等,加上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能力和审美情趣,为每位师生发展搭建平台、开拓视界、提供实践的机会。李雅慧说:“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动手操作后的记忆留存率能达到75%,物理课本中共有155个实验,在这座楼的乐学工坊和科技长廊中可以动手体验的有103个。而且,有科技特长的孩子将有机会参加由复旦大学物理学院与学校共同举办的兴趣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素养。”

人文苑——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近年来,学校培育人文思想办学特色,追求人性化、温暖的、富有文化旨趣的质量和品质。育美楼美术文化长廊,悬挂着学生作品,连接着素描教室、国画教室、书法教室和版画教室。英语情景场提供西餐厅场景、电影院场景、体育比赛场景、节日文化场景等,让学生们在实地操作中学习英语、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李雅慧说:“学校是青岛美术学校的生源基地,学生可以接受青岛美术学校老师在基础素描与设计方面的培训,我们的老师也有机会去青岛美术学校深度跟岗学习。近年来,学校每年都能向青岛美术学校输送一些优秀毕业生。”李雅慧告诉记者,四个英语情景场和七个艺术工作坊,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均有学校自主研发的配套校本教材,实施规范化的课程管理。

生态苑——营造绿色温馨和谐的教育生态圈

作为李沧区东部唯一的一所公办初中,李沧区实验初级中学的生源覆盖周边20个社区。学校不仅要营造绿色的校园环境生态,也要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学校不仅要处理好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生生关系、学生与家长的关系等,还要将周边的高校、部队、科研院所、街道等纳入教育生态圈,并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李雅慧说。

李沧区实验初级中学毗邻青岛国际院士港,除了借力区教体局“一校一院士”项目,将院士们能够与孩子们连接的项目引进学科实验室,为同学们科技素养的提升搭建平台外,学校还深挖院士们的成长故事,开展“一班一院士”课程建设,通过院士课程,激发同学们人生前进的原动力,为他们幸福美好的人生奠定基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