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青岛二中的学生就是好啊,不用出校门,就能享受到这么专业、直接、面对面的升学辅导和咨询,好学校就是有实力!”10月14日,在青岛二中举办的第二届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果展示大会暨高校综招说明会上,有学生家长不由地发出这样的感叹。
记者了解到,在当天的展示大会暨高校综招说明会上,共有包括北大、浙大、复旦等在内的48所全国双一流大学及985院校参与,对于有志于报考这些高校的学生和家长来说,这次大会可谓是一场教育大餐 ,饕餮盛宴。
青岛二中秉承“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育人理念,基于学生主体地位与学生自主发展需求的满足,着力搭建适合学生自主活动与探究、创新人才素质培养的平台和机制,在实践—反思—实践的历程中,构建了高中学生创新潜能激发的“五自”育人模式,取得了大量的优秀成果。从青岛二中走出来的学生,进入各高校以后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获得了高中母校和所在高校的广泛认可 ,青岛二中的育人理念也在各高校产生了正向影响,青岛二中的学生越来越受认可 ,越来越多的高校希望能够得到像二中学子这样的优秀生源,于是 ,才促成了这样一场成果展示大会。
当天上午,精彩的航模表演拉开了大会的帷幕,与会嘉宾在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参观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果展。与会嘉宾走进学校创新实验室、植物组培实验室、创新博物馆、时光中心,切身感受青岛二中为学生发展提供的丰富资源和广阔平台。嘉宾们随后观摩了在多功能厅举行的学术素养提升计划课题结题报告会,会议由赵忠勇主任主持召开,范迎迎、崔春蕊、李夏等老师协同参会。此次大会全面展示了学生的创新成果,集中展现了二中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卓越的创新精神以及独特的优势智能。青岛二中自主开放的特色办学,给创新人才素质的培养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创新人才素质培养变得羽翼丰满、生机勃勃。
随后,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做了题为《构筑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高地》的报告,向与会嘉宾们展示了近年来二中在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方面的探索。创新人才素质培养是二中在新时代的新追求,青岛二中带着转变学生发展方式及教育再造的信念和使命,整合创新人才素质培养资源、打造创新人才素质培养平台,开展了人文素养、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创新课程的建设 ;再造学生发展的组织平台,学生自主选择和组建 MT。搭建了教师激情创新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兴趣,现实性上确保学生学习的个性发展,长远性上培养了学生生涯规划的能力。
除此之外,最受学生和家长关注的当属各高校带来的教育干货和面对面咨询答疑了。北大、浙大、上海交大、人大的专家就大学专业学习内容、就业方向、综合评价招生等问题进行指导。北京大学教授马小兵为学生和家长们进行了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浙江大学教授金涛做了题为《综合评价招生实施及建议》的报告,上海交通大学的山东招生组组长龚强和中国人民大学山东招生组副组长韩晓宁分别从理工类和文史类角度为大家进行了大学专业设置介绍。同时,各高校与青岛二中学校领导、教师还围绕二中学生在高校的发展、高校对于学生创新人才素质培养的期许的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当天下午,高校招生官以及百余位专家学者做了全方位的招生宣讲,并与二中优秀学子和家长们深入交流,使得学生和家长对大学专业以及高校招生政策有了更加明晰的了解。
“一般的高中学校哪有这个实力,能够邀请到这么多最一流的高校走进高中校门,提前跟学校和家长对接,这既显示了青岛二中所做出的教育成绩,获得了二中高校朋友圈的认可 ,又说明各大高校非常认可青岛二中 ,认可二中的学生,非常迫切地希望能够招到像二中学生这样的能够自主学习、有创新精神,有终身发展潜力的学生”,前来参加活动的高二学生家长吴先生不无感慨地表示,青岛二中有着先进的办学思想和育人理念,有紧跟时代步伐的创新追求,有德才兼备的精英教师,有颠覆自我的再造精神,有广阔的学生发展平台,努力并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自己的孩子在二中上学确实非常幸福,他和孩子都受益匪浅。
◎干货分享:
专家们到青岛二中都讲了些啥
在青岛二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山东招生组组长龚强对青岛二中的家长和学生介绍了大学理工类专业设置情况,上海交大每年在山东大约招200个左右的学生,交大是理工科优势的学校,龚强说,上海交大特别喜欢青岛二中的学生,来之前,在学校就读的青岛二中毕业的学生特别找到他,拜托他把大家的照片给母校的学弟学妹们看,龚强说,青岛二中每年都有好几位到上海交大就读的二中毕业生,他特别希望能有更多的二中学子到交大就读,并现场向学生和家长们推介起了自己的学校。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山东招生组副组长韩晓宁则直接带来了二中学生目前在人大就读的照片,甚至放出了孙先亮校长去北京的时候看望学生们的合影,也是非常具有煽动性。
按照两位专家的介绍,学科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
中国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科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注:本科未设置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预留。)每个学科门类下包括若干个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下又包括若干个二级学科 。研究生招生基本上都是按照学科进行的。专业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划分的学业门类。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设置的各种专业,体现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各自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里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大学本科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类,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类下是各个专业,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本科招生基本上都是按照专业进行的。学科和专业是不同的,但也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来自上海交大的龚强讲到了数学学科 ,不少同学去搞理论研究,但也有不少同学毕业以后去了经济、金融等领域,因为这些领域都需要非常扎实的数学功底,包括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等都需要用到数学,很多排名靠前的高考生甚至是状元都选择了数学学科 ,学数学的本科毕业以后再读研的时候,有很多人选了经济、金融,研究生老师们反而也更喜欢本科学数学的学生。龚强也专门说了环境,它是主要以化学、生物、物理 、地理为基础的学科 ,要求比较广泛,涉及到水、气、土等比较综合的内容,毕业之后很多人都做了规划管理 、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等工作,目前国内缺口较大,学该专业的人也较多。
此外还有电气信息,因为交大的电院实力雄厚,学生毕业以后都到微软、inter、华为等大公司就业,前景是很好的。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郝春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