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郭菁荔
青岛第四十七中学始建于1966年,52年的校史积淀着厚重的文化。“四自+”品质教育、“智慧教与学”模式、“成就梦想”学校课程体系……本学期刚刚就任四十七中校长的张静告诉记者:“学校有许许多多值得传承的思想文化,已经形成了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最佳教育生态,我需要做的便是守正出新。”
传承“四自+”品质教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张静说,四十七中是全国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实验校,多年的德育实践,形成了“四自+”教育理念,即自信+尊重,自主+合作,自立+感恩,自强+责任,培养具有自信个性、自主人格、自立品质、自强精神的学生。“本学期要继续创造条件保障学生在德育上有体验、在课堂上有探究、在课外有拓展。”
学校课程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自主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构建了“成就梦想”学校课程体系,形成了4大类13个板块80余门课程。她说:“学校课程力求不受教师特长所限,深挖校内外教育资源,围绕学生的兴趣和成长需求开设。近期我们将在全校发放调查问卷,进一步完善学生喜爱的学校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孩子上学的时候会选课,长大就会选择人生。”
创新“智慧教与学”
中考新政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关注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学的更加灵活,涉猎广泛,拓宽视野,重视实践和创新,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课堂。
“智教慧学,方能改变课堂。”张静告诉记者,此前,学校数学组依托“天元数学”平台开展学情诊断、数据分析、追踪监测、分层推送等举措,使数学课更加高效。如今四十七中的智慧课堂已覆盖多学科。与传统课堂相比,智慧教学过程从依赖于存在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经验转向依赖于对教学数据的分析,系统可实现即时、动态的诊断分析和评价信息反馈,老师可依靠直观的数据精准地掌握学情,有的放矢地安排及调整教学,为课堂“瘦身”。智慧教学也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差异,智能化地推送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料。
在分层教学中得到适切教育
教育的本源和终极目标是成就人。这就要求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四十七中分年级推行分层教学,在初一、初二着重强调课堂教学和作业中的分层次,初三尝试在部分学科实行分层走班教学,为不同学习基础与潜能的学生提供适切的学习资源与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中考新政的发布,显性的标志是等级和分数的变化,潜在的指向却是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跨学科学习。张静告诉记者,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成为教育的热点、难点、关键点。学校教学的应对策略,除了更好地落实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外,还加大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开发开设,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她说:“学校的‘成长作业’是开放性的,在同一作业主题下,学生可探究风土人情、可追寻历史故事……开学后,学校可用多种形式检验学生是否高质量地完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