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人本立校,快乐育才”,这是青岛实验初级中学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办学特色。校长马林告诉记者,新学期,学校将根据五年发展规划要求,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擦亮“快乐教育”品牌,打造“轻负高效”2.0版本,让乐学成为减负良药。
四轮驱动,打造快乐高效课堂
教师发展、课程改革、评价改革、课业减负,在马林看来,打造快乐高效课堂,这四点缺一不可。在四轮驱动模式下,学校将从名师培养、教学策略创新、课程实施、课堂文化建设、学生评价、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马林告诉记者,学校将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梯队化、联动化、长效化,形成名师队伍、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成长联动机制。围绕“一流师资”建设这个中心,在教师培养路径、教师能力建设等方面推出切实举措。学校还将立足快乐课堂、轻负高效、绩效考核、命题评价改革、中考动向等重点问题,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形成决策合力;同时围绕组室文化建设、集备管理、命题能力提升等难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提升研究意识,落实实践反馈。
完善课程体系,科科有校本教材
在课程改革方面,学校将以校本化为手段,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的整合,进一步完善“快乐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拓展创新人才课程。
“学校将建设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小组,修订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规定及课程实施管理改革框架。编制‘快乐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力促第二批校本教材正式出版。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英语校本教材结集印刷,鼓励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年内开发出校本教材,争取做到‘科科有校本教材’。”马林说。
推动乐学会学,评价改革打出组合拳
在评价改革方面,马林认为,必须立足学生实际,发挥好杠杆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对此,学校将打出一套“组合拳”。
首先是以学生“乐学、会学”为根本遵循,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大选修课开放力度,以学生自主选择科目为主,教师适当推荐为辅。加大分层辅导、个性化辅导,在单科范围内组织学生完全自主自习课、有教师辅导的自习课,深化学习方式变革。
其次是注重过程评价,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改变“一张试卷定天下”的局面。配套学生减负一揽子措施,在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等方面形成试行方案,改革记分册,试行阶段性“学习报告单”制度,并结合“乐学榜样”评选,分享先进的学习方法与经验,形成“人人爱学习、人人会学习、学习为发展、学习为成长”的生动、活泼氛围。
减负细化到各环节,数量严管质量严抓
在课业减负方面,学校将细化各项减负措施。在课时上,按照规定不加课、不减课,自始至终一张课表;在授课内容上,严格集备,以课程标准为遵循,不超纲、不超进度、不超范围;在授课节奏上,照顾到各层次学生需求,运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均衡学习效果;在课表管理上,严格规章制度,不私自调课、占课,特别是不得挤占音乐、美术、体育、信息、研究性学习、地方课程等课时;在作业布置上,实行“分时、分类、分层”,从数量上严管,从质量上严抓,从效益上严控,做到“数量上保证学生练习适当,练习强度、质量上保证练习有效果,效益上保证不牺牲学生健康而快乐学习”;从学习环境上,营造“乐学、会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氛围,让乐学成为减负良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