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全面两孩政策实施 、城镇化进程加快、外来人口流入等因素影响,本市适龄幼儿大幅增加,城区学位不足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本市调整资源供给方向,优化幼儿园布局,确保每名幼儿“能入园”。目前 ,青岛市幼儿园达到2137所,在园幼儿 25.3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98.5% ,学前教育普及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学前三年毛入园98.5%
2017年,青岛市政府印发实施《青岛市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优质发展,加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从“能入园”到“入好园”的期盼,“幼有所育”取得新进展。
在2011~2016年新建、改扩建1029所幼儿园的基础上,2017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所,提供学位约2万个,2018年新建、改扩建60所普惠性幼儿园纳入市办实事项目,提供学位约1.3万个。通过深入推进城乡幼儿园建设,不断增加幼儿园总量,应对入园高峰 ;不断优化布局,推进就近入园;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助推质量提升。
为解决好城镇居民小区幼儿园配建问题 ,本市出台了《青岛市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办法》,健全了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制度。新增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由区市政府投资建设,全部办成普惠性幼儿园。目前,青岛市幼儿园达到2137所,在园幼儿25.3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98.5%,学前教育普及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全市所有公办幼儿园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生
公办幼儿园收费亲民、质量有保障,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公办幼儿园。
一方面,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千方百计做大“蛋糕”。每个镇(街道)举办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通过集团化办园、公办园办分园等方式,着力扩增城区公办园,仅2017年以来各区市在城区新开办公办幼儿园51所,能容纳约1.6万名幼儿,极大缓解了“入公办园难”问题 。
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是当地的一所优质公办幼儿园,建园初期仅能接收约180名幼儿。近年来,该园通过集团化办园改革,先后建立香江路园、怡和嘉园园、盛世江山园、长白山路园、石雀滩园等6个园区 ,能接收幼儿约2000名,办园规模提高了约11倍。根据西海岸新区未来三年规划,该区还将建设不少于5个像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这样的教育集团,新增公办幼儿园40余所。
另一方面,改革招生制度,公平合理分好“蛋糕”。通过公开招生、网上报名、电脑派位等一系列措施,使幼儿园招生更加公开公正。目前,全市所有公办幼儿园全部参与了招生改革,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生。
80% 的幼儿能入普惠园
受历史因素影响,长期以来部分区市、城区部分区域的幼儿园以民办幼儿园居多。部分民办幼儿园收费较高,“入园贵”问题日益突出,群众意见较大。在这些区市、区域不具有大规模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客观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率先建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制度。
市北区海贝儿幼儿园位于市北区同安路埠西花园小区内,原收费标准超过1000元/月。市北区政府政府补助,使该幼儿园收费降至880元/月,使小区居民子女就近接受到了“普惠”学前教育。截至2017年底,全市普惠性民办园达150余所,提供学位约3.7万个。
目前,通过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双轮驱动”,使全市80%的幼儿进入到普惠性幼儿园,基本建成了以普惠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解决了“入园贵”问题 。
家庭困难幼儿入园享资助
与此同时,本市建立学前教育政府兜底机制。加大对特殊群体扶持力度,进一步缩小群体差距。建立完善了学前教育资助体系,政府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实现全覆盖,对在公办幼儿园的学前残疾幼儿、孤儿、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免除保教费,在民办幼儿园的按照不低于同类公办幼儿园保教费的标准予以补助。优先保障孤儿、低保家庭幼儿、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就近入普惠性幼儿园。2017年,1060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前儿童得到资助,免除410名残疾幼儿、孤儿、建档立卡幼儿保教费。
目前,全市省、市示范类幼儿园共660余所,占幼儿园(规模3个班以上)总数比例达40% ,学前教育内涵发展质量位居全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城市信报记者 郝春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