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百年礼贤优秀教师团队迭代升级

 

青岛九中21位教龄超过30年的教师,与校长马志平合影。 

晚报讯 从上海路上作为青岛文化地标的礼贤书院,到龙斗山下开阔舒朗的恢弘建筑群,“学在九中 院士摇篮”百年美誉的背后,是青岛九中“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的卓越教师团队。学校近160名专任教师中,省特级教师3人,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16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10人,省市级教学能手32人,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60人,可谓名师荟萃。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百年礼贤空间腾挪华丽蜕变的同时,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也在悄悄地迭代升级,强力支撑着这所闻名全国的百年名校。 

学高为师 扩容学科带头人队伍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面对各校普遍存在的教师结构性短缺、部分学科骨干教师断层等难题,青岛九中在整体优化教师队伍的基础上,致力于扩容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着力打造更多的优势学科。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把名师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并实施三梯队(35岁以下、35-45岁、45岁以上)三层次(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系统培养计划,打造名师荟萃的优秀师资矩阵,力争培养出一批市级教学能手、名师、名班主任和优秀教师,培养出3到5名市学科带头人、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和特级教师。 

学有榜样,追有标杆,学校成立特级教师工作室,引领和培养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今年还在教师节前夕邀请了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与特级教师对话。每年给每个工作室活动经费支持不少于10万元。成立校级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落实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培养更多的学科教学骨干教师。 

行为世范 打造高素质师德团队 

学高为师,行为世范,青岛九中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治学严谨、开拓创新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注重感召,弘扬楷模,形成强大正能量。另一方面,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学校加大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用好专项资金,落实校本培训和个性化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多种方式推进“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重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织开展。建立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激励机制,两年一次评选校级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建立多元激励机制。 

应对有方凝练有特色优势学科 

新高考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否“弯道超车”也在考验着每一名老师。为应对新形势,学校教研组建设坚持常规管理与特色发展结相合的原则,每年制定本学科常规发展计划,注重学科特色的培养,努力打造优势学科。各学科坚持对三年里市、省可能举行的各项技能比赛进行统计,指导教师积极做好参赛准备。要做好近几年教师需求情况分析,全面掌握各学科教师结构和变化情况,高度重视优秀毕业生的选择和骨干教师的引进,有的放矢做好优化工作。 

此外,学校还注重班主任队伍、教科研队伍、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将集中专题培训与系列培训相结合,鼓励支持教师成为多面手。传承穿越百年时空的独立思想和人文精神,秉持“见贤思齐,积健为雄”核心文化,全体礼贤人将在全新的西海岸新校区继承“以校为荣,爱岗敬业,崇德向善,与时俱进”的光荣传统,续写全新的礼贤教育故事。 

 

执教30年不改初心

晚报讯 “光荣”“神圣”“无悔”“奋斗”“奉献”“责任”这是青岛九中教龄30年以上的老师们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提到的关键词,这也是礼贤师者百年薪火相传的从教承诺。为庆祝第34个教师节的到来,昨天,青岛九中为从教30年的教师,精心制作了奉献教育事业三十年纪念册,感谢他们在过去的一万多个日子里,与学校风雨与共,与学生携手前行。三十年,韶华不在、青丝染白;三十年,热情未减、桃李飘香。获得这一殊荣的21位老师中,有的执教过数所学校、最终缘定礼贤,有的学习、任教都始终没有离开九中;既有来自五湖四海各省市的众位名师,也有跨越大洋的碧眼虬髯的加拿大“洋面孔”;中方教师中都拥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还有两位享有山东省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外方教师还曾担任过校长以及学区负责人;最长教龄36年,最短的也都历经了30个春秋,而其中的黄向君、孙惠波、刘书杰三位老师正好是全国首个教师节设立的1985年投身教育事业的。 

“几十年的教育生涯,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是生命的点燃,而不是容器的填充。我们的业绩,不仅仅是培养出多少清华北大,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地成长。 ”语文高级教师黄向君这样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历史高级教师孙惠波这样评价自己的执教经历:“如今我已从教33年了,回首过去,一点一滴都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无悔。我热爱三尺讲台,热爱老师这个称呼,因为它就是力量、就是希望。 ” 

数学高级教师刘书杰,这样回想自己的初心:“工作之初,有幸适逢第一个教师节,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对人民教师的尊重,无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 

30载居之无倦,30载行之以忠,以他们为代表的九中老师们用坚守的姿态,厚重的付出,诠释了一种让人崇敬的生命形态——充满光和热,大爱永无言。 (记者 王晓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