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岛城百万中小学生今开课

 

入学闯关认识新校园 

为了增强一年级新生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并迅速地融入其中,各学校也在新生入学报到环节增加了很多趣味活动。青岛人民路第二小学专门设置了新生“入学闯关”活动,认识老师、记住教室、找到座位、交到朋友、安全接水,文明如厕……新生们手拿“任务卡”,按图索骥,在游戏中掌握校园生活的基本技能,不一会儿就把这些“任务”都掌握了。 

青岛明德小学则邀请一年级同学与父母一起来到将来学习生活的新校园,帮助新同学能够顺利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老师们也带领学生参观了校园,认识了教室、专用处室、卫生间、饮水间的位置,一点一点教会学生进入小学后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常规。带领学生们练习路队和小口令,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认识了班主任,结识了新同学。 

一年级新同学,对于学校的陌生感往往会造成适应上的诸多障碍,青岛寿光路小学老师们从熟悉环境入手,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学校的校容校貌,浅显地介绍了学校“尚雅”文化的内涵,并对他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课堂常规进行了相关培训。昂首挺胸的站姿、落落大方的自我介绍……都展示了孩子们焕发的童稚朝气和奕奕神采。 

青岛上海路小学针对一年级新生家长进行培训。学校党支部书记陈昭表示,大多数孩子入学时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或比较稳定的情绪,这些能力和行为的形成需要时间和训练。新生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培养相关的个性品质,来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中英文“姓名卡”带来第一课 

开学第一天,青岛吉林路小学一年级的新同学会收到开学的第一份礼物——学校给每个孩子精心准备的中英文姓名卡。卡上印制着吉小全称和校徽,卡片正面印制了孩子的中文名,下面细心地标注了汉语拼音,另一面印制了英文名。这张小小的姓名卡既能让刚刚到这个新集体的同学们迅速地互相了解,也能让老师们更快地熟悉同学。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开启英语学科第一课。 

学习英语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会说能背“Hello.I’mDaming .Hi.I’m Lingling.”吗?当然不是了。能用英语做事情,用英语真正的交流才是学习英语的目的。在英语课上,名字卡片背面的英语名字就派上用场了。在课堂上,孩子们可以举手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坐着的同学可以看到做自我介绍同学手中的名字卡。课下,同学们可以饶有兴趣地拿着名字卡片互相介绍。新学期,学校还开启了微信群亲子英语“一百句”活动,让家长参与到英语实践活动当中。让孩子们在愉快的交流当中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爱上这门学科。一张小小的姓名卡,将带来别开生面的第一课。 

初中新生更注重心理指导 

记者了解到,初中学校有针对性对初一学生开展了培训。为了帮助初一新生尽快了解和适应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青岛47中专门开展2018级新生心理拓展培训,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体验活动成为新生进入初中生活的第一堂课。来自康龙温心工作室的心理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体验了 《我是传奇——搭建安全心理房》活动,让学生们体验每个人在团队的作用,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而搭建“安全心理房”的过程则让学生们懂得了遵守规则、观察细节、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反思改进等学习品质的重要性。“这种有趣的心理体验活动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同学们来说是全新的。以此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对今后同学们营造愉悦、积极向上的初中集体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同学关系等,都有着长久的积极影响。 ”青岛47中校长张静表示。 

青岛62中也在校园里开展了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刘文波则勉励学生,青春因拼搏而精彩,因梦想而飞扬。青春易逝,韶华易老,读书学习是每个人一生要做的修行,美好梦想、幸福未来是靠自己的奋斗创造出来的。 

青岛37中乔迁新校 

9月1日下午,青岛37中从原镇江路27号校区乔迁至上海路7号原青岛9中校区,并同时加挂了“同济大学附属青岛礼贤初级中学”校牌。初一、初二共22个班的学生在上海路7号校区上课,初三10个班的学生在南校区更为安静的环境里备考。 “学校做了很多改建,比如老9中教室里有讲台,高于教室地面,初中生身高不像高中生,坐在台下抬头看老师会不方便,所以我们去掉了讲台,老师学生都在一个平面上。课桌椅用高分子材料,可以调节高度,原来的窗户能自由开关,但是考虑到初中生的安全,我们用安全扣把窗锁住,最多能开20厘米的口,不妨碍通风,保证安全。这也比装护栏要美观。”学校总务处副主任曲翔宇介绍。 

走进新教室,黑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这是一个类似于大平板电脑的装置,它可以直接用作电脑,比以往的电脑加投影仪更便捷,画质也更清晰,老师用专用马克笔能在屏幕上写板书。因为学校每个班不超过40人,新教室显得空间特别大,教室后面腾出的空间做成了壁橱,学生可以存放书本。在原来的校址,37中的活动室只有一个小小的舞蹈教室,现在,学生除了有放大版的舞蹈室,还有了书法室、电视台、创客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4个社团活动专门教室以及地理教室。 记者 王世锋 

 

高校迎新煞费苦心 

青理工青农大1.7万名“萌新”报到 

早报讯 9月1日,驻青高校中的青岛理工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也迎来了今年的新生,两校合计共有1.7万余人,其中青理工本科生9060人,青农大本专科新生8000人。记者了解到,各个学校也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方便新生报到。 

青理工网上体验“一键”报到 

记者了解到,昨天清晨7点,青岛理工大学各学院、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已全部到位,投入迎新工作。为精准掌握新生到校方式,学校提前开通了“迎新网”,新生通过高考考号登录报到系统便可体验“一键式”报到。据了解,新生登录“迎新网”后,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学校微信、微博,从而进一步了解学校概况、校情校史,同时对入学须知和入学注意事项一目了然。 

“我在开学前几天便登录网站详细填写了到校方式,还有军训服装的详细尺寸。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新生彭旭向记者介绍道。通过前期的调研统计,学校的接站服务更加精准到位,每位新生拿到手的军训服装都是合体合身的。土木工程学院新生马金元的父亲称赞学校的入学服务确实实现了从“指尖”直抵“心尖”。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像是老朋友。 ”给排水18-4班新生刘子华开心地表示,现在所有同学已全部到齐,他们分别来自山东、江西、四川、宁夏、河北等地。 “通过迎新网,我们宿舍同学互相交流,通过QQ群‘隔空喊话’好久了,彼此之间早就熟悉了。 ”在“绿色通道”办理点,校长谭秀森还发放总计20万元的新生助学金、近21万元的临时生活补助和爱心大礼包。 

师哥师姐创意迎新 

在各学院迎新现场,新生报到全过程井然有序,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志愿者们各展创意,以新颖的方式为新同学导航。 

“两位学长辛苦了! ”在青理工市北校区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报到现场,一位前来报到的新生向扮演迎新吉祥物的学长们鞠躬致谢。每年迎新,学院的迎新吉祥物“环环”和“境境”都深受欢迎,引来许多新生合影留念。九月初的青岛天气依然炎热,扮演吉祥物的大二同学林兆宇和张峰鸣却丝毫没有偷懒。两位同学身着厚厚的玩偶服发放宣传手册,配合新生合影,现场互动卖萌,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衣服都湿透了,但看到新同学们的笑脸,我们就不觉得辛苦! ”林兆宇说。在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迎新现场,一张从青岛理工通向梦想的巨型“高铁票”背景墙备受关注,吸引了许多新生和家长驻足合影。“这寄托着我们对新同学的浓浓祝福:梦想从这里启程。 ” 

青农大“智能表演”目不暇接 

记者了解到,今年是青岛农业大学集中报到人数最多的一年,共计招本专科新生8000人,另外还有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借读的专科学生300人,研究生646人。青农大定向培养公费农科生、校企合作等新生2787人及研究生644人安排在9月1日报到,其他新生5213人安排在9月2日报到。 

学校各学院学生也是通过多种方式创意迎新,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结合葡萄酒专业为新生准备了“学院颂”葡萄酒,既为新生劳累的旅途增添了一份温暖与安慰,也为其了解葡萄酒专业提供了条件;动物科技学院为新生定制的院徽和为新生宿舍所进行的装扮,让新生感受到学长学姐们细致的关怀,马与马术专业的马术帽也让人眼前一亮,让很多新生与家长驻足合影。 

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SmartGo智能旅行箱、基于云和Linux操作系统智能农业大棚和基于Android智能灭火机器人等自主研发的智能设备的表演,让人目不暇接。 

(记者 王世锋 通讯员 曹玉洁 周维维摄影报道) 

开学啦!小学生“演习”过马路 

早报讯 今天是小学生新学期开学的日子,开学前一天,青岛公交李沧巴士志愿者与李沧交警大队四流中路中队客串老师,与四流中路第三小学的学生们“演习”过马路,上好安全第一课。 

活动现场,驾驶员们为小学生讲解安全乘车常识,演示礼让斑马线手势,向学生们讲解上学、回家乘坐车辆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警官应诗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有趣的图片,以寓教于乐和互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通过学习交流,学生们纷纷表示,不仅自己要牢记和遵守交通规则,也会时刻提醒父母文明驾驶,还会把当天学到的交通安全知识讲给其他同学听。 

随后,小学生在交警与公交志愿者的陪同下,来到斑马线前,“演习”起了上学放学时过马路,他们两两排成一行,在斑马线一侧等待信号灯,交警走到斑马线中间示意两侧行车减速让行,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学生们迅速通过马路,看到两侧礼让的私家车,学生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 吴帅 通讯员 王正宇 摄影报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