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37中正式入驻百年“礼贤”

晚报讯 昨天下午,青岛37中的学生们在原青岛9中校园里举行了乔迁庆典。记者在学校教室里看到,像巨型平板电脑似的一整块纳米黑板镶嵌在墙上,讲台不再高起,好让老师可随时走到学生中间授课;教室后面加了一排柜子,走廊窗户用安全扣控制……从前的高中校园已经针对初中生的习惯完成了大改造。今年开学,全市有20多所新建、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增加了教学面积,多了活动空间,教室里的高科技设施更是贴合学生的成长需求。 

搬迁新校后,青岛37中有了新名字——同济大学附属青岛礼贤初级中学。初一、初二共22个班的学生在上海路7号校区上课,初三10个班的学生在南校区更为安静的环境里备考。 “学校做了很多改建,比如老九中教室里有讲台,高于教室地面,初中生身高不像高中生,坐在台下抬头看老师会不方便,所以我们去掉了讲台,老师学生都在一个平面上。课桌椅用高分子材料,可以调节高度,原来的窗户能自由开关,但是考虑到初中生的安全,我们用安全扣把窗锁住,最多能开20厘米的口,不妨碍通风,保证安全。这也比装护栏要美观。 ”学校总务处副主任曲翔宇介绍。 

走进新教室,黑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这是一个类似于大平板电脑的装置,它可以直接用作电脑,比以往的电脑加投影仪更便捷,画质也更清晰,老师用专用马克笔能在屏幕上写板书。因为学校每个班不超过40人,新教室显得空间特别大,教室后面腾出的空间做成了壁橱,学生可以存放书本。在原来的校址,37中的活动室只有一个小小的舞蹈教室,现在,学生除了有放大版的舞蹈室,还有了书法室、电视台、创客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4个社团活动专门教室以及地理教室。以前上地理课,老师要搬着教具去教室,现在的地理课在地理教室进行,天体模型悬挂在头顶,山川地形沙盘在教室的一角,各种仪器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 

37中的食堂一直享有盛誉,搬迁后,学校将老九中的食堂进行了改造,扩建成两层楼,一次可容纳600人就餐。 “学校只改造了和学生有关的设施,老师的办公室还用以前的。老九中的操场是错层,但是初中生中考有耐力跑测试,今后会把操场改造,做一个200米的跑道,下层变成室内运动馆。 ”曲翔宇说。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赵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