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坐公交车时可不能把小手伸出窗外哦。”“听到这种‘呜——呜——’的长音警笛,就要知道是警车在执行紧急任务啦。”11月18日,在青岛市崂山区禾乐幼儿园的操场上,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崂山巴士第七分公司的志愿者与交警同志正联合开展交通安全互动教学,孩子们围在警用摩托车旁,听得认真、问得踊跃。这是该志愿服务团队“安全进校园”活动的寻常一幕,自2014年启动至今,这项活动已持续11年,覆盖多所学校及幼儿园,累计受益师生超3万人次。

据悉,崂山巴士第七分公司志愿服务团队始终将未成年人交通安全教育放在心上,结合学生出行特点,将活动时间精准锁定在每年“开学季”与“放假季”——开学时帮学生建立安全乘车意识,放假前筑牢假期出行防护网。活动开展以来,团队始终以“应需而为”为原则,只要接到学校或幼儿园的邀请,便会迅速组建志愿宣讲组,带着精心准备的课件、道具走进校园。
为让交通安全知识更专业、更全面,团队还推出“警企联动”模式,与辖区交警大队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活动中,双方分工明确、优势互补:拥有丰富驾驶经验的公交驾驶员志愿者,凭借日常运营中的真实案例,向学生们讲解安全乘车要点,包括上下车排队秩序、车内禁止行为、识别公交应急设备等;交警同志则聚焦“文明出行”主题,通过动画短片、交通标志模型等,生动讲解过马路“一停二看三通过”、遵守信号灯、不横穿马路等规则,让抽象的交通法规变得通俗易懂。

室内讲解结束后,备受期待的户外亲身体验环节随即开启。交警同志会驾驶警用摩托车来到现场,不仅详细介绍警用车辆的外观特征、功能用途,还会现场演示不同警笛声的区别,教孩子们通过声音快速分辨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应急车辆。更让孩子们兴奋的是,他们还能在交警和志愿者的看护下,有序登上警车体验,亲手触摸方向盘、观察车内设备,在沉浸式体验中加深对“交通安全”与“应急防护”的认知。
分公司志愿者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安全进校园”活动,不断更新宣讲内容、创新互动形式,比如加入交通安全情景剧等,让交通安全教育更有趣、更有效,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