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1月18日青岛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下一步,青岛将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速AI赋能终端产品,围绕可穿戴智能设备、虚拟智能体等重点领域,制定实施青岛市新一代智能终端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一代智能终端产业高地和创新应用示范区。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楚宪峰表示,青岛将坚持全链条发展。依托龙头企业的优势资源以及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等载体设施,聚焦产业链核心环节强化“双招双引”,推动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卡位入链;以场景化创新应用为牵引,围绕工业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化融合,让各类智能终端产品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持续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政策迭代升级,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和一流营商环境。
山东省明确提出支持青岛打造全球领先的虚拟现实研发高地,山东省形成以青岛为中心,济南、潍坊、烟台、威海四市联动,其他市协同的“1+4+N”虚拟现实产业区域布局。作为最早布局虚拟现实产业的城市之一,青岛市敏锐把握风口浪潮,坚持以歌尔“全球研发中心+终端生产基地”和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为引领,以建设国内一流的产业园区为承载,着力构建顶层设计引领、科技创新带动、场景应用赋能的产业发展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青岛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青岛市将虚拟现实纳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细分领域之一重点突破,高标准建设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打造了以崂山区为核心,多点联动、全域协同的发展格局。目前青岛市汇集了歌尔、抖音PICO、乐相科技、云天畅想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40余家,已构建起涵盖硬件模组、内容制作、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今年新入选了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和支柱型雁阵集群,产业规模连续3年保持20%以上增长。
2022年,青岛市成功获批组建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目前该国创中心已完成预期建设任务,承担了虚拟现实融合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元宇宙中试平台等一批“国字号”项目,具备虚拟现实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中试验证、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能力,有效带动了从上游关键器件研发到中游整机制造,再到下游内容平台开发的协同发展。
青岛市拥有海洋VR科普馆、VR数智体教融合平台等一批国家级试点示范,累计培育了23个省级虚拟现实优秀解决方案、10个省级虚拟现实先锋案例和9个省级元宇宙创新“名品”应用“名景”,数量均位居全省首位。2024年,青岛“虚拟现实之都”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场景创新引领区,围绕构建“虚拟现实+”融合创新能力体系,打造“VR+AI”场景交互高地。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郭清鉴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