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市即墨区鹤山路1501号,一座曾经的烂尾楼如今正在上演一场奇妙的“时空折叠”。

白天,这里是产业互联网的赋能平台,直播机构、供应链平台、质检中心忙碌运转;入夜,它变身为都市青年的“引力场”,服装夜市、蚂蚁市集、原创设计、音乐Live、美食娱乐交织共鸣。这片总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空间,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品智公元产业创新综合体。
从寻求流量到智造变量,品智公元以独特的“夜场思维”,不仅激活了城市的夜间活力,更探索出一条产商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夜场革新:从时间补位到体验重构

下午4点,当时尚的都市白领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品智公元的服装夜市场开始亮起灯光。与对面即墨服装批发市场的收工时间形成完美衔接,这里开启了一场关于夜间消费的革新。
“上午在批发市场发完货,下午就来这里做零售和直播。”在品智公元经营箱包店的宋雪妮已在对面批发市场打拼15年。如今,她在这座焕然一新的综合体拥有了100平方米的零售空间。“这里和对面形成了完美的时间互补,对面收工,这里开场。”
品智公元服装夜市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夜市”的传统认知。这里严选了200余家原创设计师品牌、主理人品牌和个性潮牌,不再是廉价小商品的集散地,而是品质消费的新空间。
在一家叫做猫肥肥的服装店,店主马楠女士正在进行线上直播销售。在马楠看来,夜市场的意义远不止于时间的延伸。她告诉记者,“我们店是即墨比较传统的门店之一,主要通过自有工厂做自有品牌,这意味着我们业务中,批发占总量较大。”
得益于商场优厚的开业政策——免租至明年五月并提供精装店面,“我选择‘拎货入驻’方式,这一方面延续了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策略,另一方面通过部分零售,做大自己的品牌受众。现在对我来说,这种方式既有利于自产型业户的销售,也有利于我们分销商们的进一步向消费者的具体需求靠拢。”马楠说。
思维跃迁:从商业地产到产业生态

据悉,品智公元的前身,是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岘山时尚广场。随着电商冲击和城市变迁,这个传统批发市场一度陷入“产业流失、商户搬离、园区破损”的窘境。
如何盘活这片城市闲置资产?简单的改造升级已不足以应对挑战。即墨区政府与投资运营方蚁家人科技集团给出的答案是一场彻底的“基因重组”。
“我们不是做一个新的商场,而是打造一个赋能产业的创新生态。”青岛品智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黎明表示。
在这一理念下,品智公元规划了六大功能板块:产业共享检品仓、产业互联网社区、消费互联网社区、新零售社区、年青力街区和供应链聚合平台。
四楼的“产业共享检品仓”为全网电商提供专业质检和智能发货;三楼的“产业互联网社区”聚合即墨童装、卫衣等特色产业带资源;五楼的“消费互联网社区”聚集MCN机构和直播公司;而一楼及沿街的“新零售社区”和“年青力街区”则为所有产品提供最前沿的消费体验场景。
变量智造:从单一流量到生态赋能

在品智公元,流量不再是唯一的追求,制造产业变量成为更高目标。
亲历这一变迁的原创女装羽桐大码女装品牌主理人姜梦琳感触颇深:“我以前在即墨服装批发市场有个档口,做传统批发,利润薄,竞争大。”入驻品智公元后,她的店铺白天直播、线上销售,晚上则融入夜市场的潮流氛围,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
这种转变的核心在于品智公元打造的“研产供销服”闭环生态。通过与外贸工厂、国际品牌代工厂的深度合作,成功去除了中间环节,让消费者以亲民价格,享受到媲美高端品牌的品质体验。
与此同时,外围近20000平方米的“蚂蚁市集”通过网红集装箱、文艺帐篷、露营设施等元素,严选汇聚了全国各地风味美食、匠心文创、非遗传承和音乐Live现场,与服装夜市场形成了完美的消费闭环。
“很多顾客买完衣服,会来我们这里坐坐,吃个小吃,聊聊天。人流是共享的,体验是连贯的。”“苏苏手作麻糍”的老板许康丽说。而据了解,虽然临近冬季,但是许康丽的小店,每天仍能在夜市期间保持不错的营业额,而据了解,夏季巅峰时期,苏苏手作麻糍堪称蚂蚁市集的顶流。
时空重构:从空间盘活到价值重生

品智公元的实践,为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在张黎明看来,品智公元的终极愿景,是成为吸引即墨、青岛乃至胶东半岛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的“归谷”,打造创新创业的示范地与优秀品牌的聚集地。为此,品智公元为蚂蚁市集量身打造了孵化+运营体系,通过租金、业态指导、经营扶助等方式,帮助一些创业者去兑现,自己的小蚁雄心。
“13汉堡研究所”的店主刘坤感受到了这种模式的独特魅力:“我们的客人很多是逛完服装市场的顾客,以及隔壁蚂蚁市集引流过来的年轻人。中午,楼上的直播机构、创业公司也会带来大量的商务聚餐需求。”
这种业态间的相辅相成,使得品智公元不仅仅是一个消费场所,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微型城市产业社区。
从寻求流量到智造变量,品智公元的夜场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思维。它通过时空重构、功能重组和资源重整,让传统的产业要素在全新的场域中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实现了从城市“闲置”到“潮玩综合体”的华丽蜕变。
这一转变证明,当商业不再止于交易,而转向赋能;当空间不再追求单一功能,而拥抱复合价值,城市更新便能在存量中创出增量,在旧空间中生长出新经济形态。
品智公元的夜晚,灯火通明的不仅是店铺,还有无数创业者的梦想;这里交易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即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可能性。在这片曾经的烂尾楼里,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着商业思维正在点亮城市更新的新方向。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赵彭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