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记者从崂山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崂山区正式发布“汇智崂山”人才新政。崂山区在“十四五”期间,始终将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核心理念,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聚力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高能级载体平台、高品质人才生态,不断集聚海内外各类优秀人才,推动高层次人才优势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制胜优势。
据悉,新政围绕建设人才队伍、打造人才平台、深化产才融合、优化人才生态等四个方面实施32项具体措施。其中实施用人单位引才补贴等8项政策,均为省内首创。
厚植高质量人才生态
五年来,崂山区人才队伍量质齐升,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崂山区聚焦7条重点产业链和四大专业园区发力,坚持人才和产业系统规划、一体推进。先后制定实施“人才22条”“汇智崂山40条”等人才系列政策,政策惠及各类人才超过1万人,新培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5人、省级人才63人,实现人才效能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构建“1+1+2”校地融合政策体系,创新实施校地融合特派员制度,实现校地相关事宜“有专人干、有专人推、有专人接”,累计深入对接高校院所、人才企业1000余次,举办“送政策、送服务、搭平台”活动60余场,协调解决项目合作、资源对接等难题30余项,实现校地融合从“点的突破”到“系统推进”。
崂山区面向人才发展需求,完善就业创业、生活休闲等配套,打造“正午青年”人才家园等14处人才服务阵地,强化青年人才住房供给,为人才免费办理崂山4A级以上景区年卡,实现人才发展生态从“筑巢引凤”到“近悦远来”。
今年7月,崂山区出台《关于深入实施“汇智崂山”人才系列工程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崂山区“7+4+1”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对人才政策进行了全面优化提升。10月,各主管部门配套出台了28项实施细则,构建起涵盖宏观指导与具体操作的政策体系。
首次施行“一产一策”
为了聚焦重点产业的关键核心领域精准发力,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引擎作用,在此次发布的人才新政中,崂山区还专门制定出台了针对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4个重点产业的专项人才政策,首次施行“一产一策”。
近年来,崂山区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培育引进,产业发展初具规模,2024年4条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先后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省首批数字产业集群、山东省未来产业集群、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此次针对上述四大重点产业制定出台的“一产一策”人才激励措施,将更好发挥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动能,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核心目标是产业强链补链,放大优势,补齐短板,着力构建从研发、制造到应用的产业生态体系,精准赋能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在虚拟现实产才融合方面,对获得国家电影局公映许可证的本地VR电影作品、获评工信部虚拟现实典型应用案例等,对其创作研发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在人工智能产才融合方面,大力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垂直领域大模型、海洋人工智能服务及装备3个赛道,对企业大模型、企业算法纳入国家级备案清单的,给予研发人才团队最高15万元奖励。
针对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产业的创新发展精准施策,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迭代升级。例如,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灵巧手及核心零部件领域人才团队落户崂山,达到规模运营的,给予人才团队最高80万元奖励,对新获批1类创新药并在崂山实现产业化落地的人才团队,将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崂山区将持续推进便捷高效服务:坚持过程公开,通过政务网、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公开渠道,公开发布申报指南,企业申报的注意事项将在申报指南中详细明确,做到广而告之,广泛知晓;坚持流程简化,可以通过线上渠道提报和查验材料的事项,不再需要线下提交查验,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坚持公平公正,将进行全面公开公示,广泛接受公众监督,确保过程、结果公平公正。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人才和企业切实感受到崂山政务服务的“实效与温度”。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黄元晖 通讯员 袁航 崔维兵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