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至13日,人力资源服务出海交流主题活动暨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出海联合体成立大会在青岛召开。本次活动以“乘势出海 赋能未来”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的战略部署,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助力企业扬帆出海
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出海联合体由青岛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牵头,于2025年上半年启动筹建,经过调研论证、制定章程与选举办法,广泛招募成员单位,科学架构专业集群,为联合体的正式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前期,针对企业出海面临的用工合规化壁垒,青岛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组织编制了《青岛市企业出海人力资源服务指南》,详尽解读覆盖亚、欧、美三大洲共20个国家与地区人力资源配置策略与合规要求,为出海企业开展国际贸易、规避用工风险提供了一份实用且清晰的行动指引。同时,聚焦促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将基地国际人力资源服务清单由原来的55项增至80项,涵盖8大业务类型,并重点引入了AI人才智能匹配、科技法务支持、新能源领域高端人才寻访等专业化定向服务产品。

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出海联合体将致力于补齐短板、凝聚合力、共建生态,形成“抱团出海”的机制性平台,这是服务山东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联合体秉持“自愿参与、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原则,集聚80多家单位,打造集政策研究、项目合作、标准共建、品牌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组织架构上,联合体创新规划设立五大专业集群,即“人力资源+公共事务”“人力资源+工程建设”“人力资源+国际航运”“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服务集群,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山东人力资源服务的国际化水平和跨境服务配置能力。

促进行业深度融合
为期两天的活动安排紧凑有序、内容务实高效。11月12日,参会人员赴金海牛能源环境产业园、恒晟测评考试基地开展实地调研。在参观金海牛能源环境产业园期间,参会企业重点考察了“无人值守城市共享展厅”与配套的共享会客厅,深入了解其共享体验、平台共享、生态协同的创新发展模式,并对该模式在节约企业成本、促进资源高效整合方面带来的价值表现出浓厚兴趣。在恒晟测评考试基地,参会人员围绕人才素质评估和职业技能认证的前沿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现代企业对人才能力的新要求及行业认证的发展趋势。

11月12日晚举行的内部交流对接会气氛热烈,与会代表踊跃发言、积极互动,有效促进了企业间的相互了解,为后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项目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启出海新征程
11月13日,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出海联合体成立大会举行,全体与会代表集体表决通过了《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出海联合体章程》及《选举办法》,并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成员单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处二级调研员马莉亚与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海波共同为联合体揭牌。相关领导为首届理事会成员单位代表授牌,标志着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正式从“单打独斗”迈向“联合舰队”式发展的新阶段。

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出海联合体的成立,构建了一个集信息共享、资源对接、能力提升与风险防范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标志着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开启规模化、协同化出海的新阶段。该平台将依托数字化手段,推动成员单位在海外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岗位需求等方面实现高效互通,促进人力资源机构、用人单位与海外项目之间的精准对接。同时,联合体还将组织开展跨境业务培训、国际资质认证和法律法规辅导,全面提升成员单位的专业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风险防范方面,联合体将建立跨境劳务纠纷协调机制、国别政策风险评估体系和应急响应预案,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下一步,联合体将围绕“平台化运作、集群化发展、专业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品牌化提升”五大方向,建立常态化业务交流与合作机制,通过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协同运作机制,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构建涵盖招聘派遣、管理咨询、培训发展、海外用工合规等全方位服务链条,推动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形成“抱团出海”新优势,为山东乃至全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坚实、高效的人才支撑与跨境人力资源服务保障。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