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承载着城市的特色风貌和历史变迁,是不可再生的绿色文化遗产。近年来,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常态化开展古树名木执法保护活动,以务实举措为青岛市民守好这份宝贵的绿色财富和美好回忆。
2025年,全市重点加强滨海区域、历史城区、城市公园等古树名木集中区域执法检查,严查在古树名木上钉拴刻画、悬挂物品、擅自砍伐或迁移等损害古树名木违法行为。目前,全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累计检查城市建成区古树名木600余棵次,移送养护管理线索9条,查处涉及古树名木问题9起,为古树名木生长安全建起执法保护“屏障”。
青岛将全市1700余棵古树名木录入青岛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执法人员可通过手机端即时查看古树名木地图分布和有关信息。同时,定期与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管理单位协同配合,畅通信息共享、联防联查、抄告移送等协作机制,督促古树名木养护单位落实养护责任,及时发现、快速查处损害古树名木和占绿毁绿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已检查城市公园、林荫绿道1200余处次,劝阻制止践踏绿地、损毁树木等不文明行为418起,查处涉绿违法案件713件。
为更好地让市民了解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青岛市城市管理局通过现场互动、专题访谈、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220余场次,发布违法警示案例40余起,发放宣传材料7300余份,挖掘阐释古树名木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推动护绿宣传“微课堂”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促进市民爱绿护绿自觉性和文明理念不断提升。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佳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