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开展沉浸式职业体验 解锁成长新技能——青版财经小记者参加青少年沉浸式职业体验营研学活动

近日,一场专为青版财经小记者打造的青少年沉浸式职业体验营研学活动热闹启幕。活动中,青岛市中华职教社职业规划与就业测评评估专委会主任李邑淳助力小记者成立“淳友趣儿童公司”,通过模拟真实职场场景,搭建起职业探索与规划启蒙的实践平台,让小记者在“玩中学、做中悟”,切身感受到劳动价值与职业魅力。

青少年参与沉浸式职业体验营研学活动现场。

此次研学活动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引导小记者在实战场景中系统且清晰地掌握企业运转的逻辑。活动中,小记者的沟通协作能力、责任担当意识与决策判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他们未来开展职业探索筑牢了基础,埋下了成长的种子。同时,活动以“沉浸式实践”为核心载体,助力参与者深入体会不同职业的核心职责与社会价值,促使职业梦想的萌芽在心中逐步生长,为未来职业方向的选择积累了宝贵经验。

探索公司职业奥秘 竞争职场经理席位

活动伊始,李邑淳以热情洋溢的开场白点燃全场:“请把你们的想象力调到最大音量,把好奇心拉到满格电量!”她向小记者发出邀请,宣布大家将亲手操盘“淳友趣儿童公司”,完整体验从拨款、买料、生产到质检、营销、发工资的公司运营流程。同时,她叮嘱大家“用数字说服伙伴,用创意打动客户,用担当赢得荣誉”,这三句话,成为大家开启职场体验的“行动纲领”。

随后,李邑淳带来财商启蒙课。她摒弃枯燥的理论灌输,从“钱从哪里来”“不同职业如何运转”等趣味问题切入,迅速勾起了小记者的兴趣。当被问到“什么是公司”时,小手纷纷举起,天马行空的答案层出不穷。李邑淳笑着给出通俗的解释:“公司就是大家一起‘搭伙做事’的合法团队,把人、钱、机器、想法等资源‘攒’在一起,做产品或服务,卖出去赚钱后再按规则分钱。”生动的表述让小记者对“公司运营”“职业分工”建立起初步的认知。

“淳友趣儿童公司”的竞争上岗环节格外精彩。在李邑淳的引导下,小记者踊跃发表“竞聘演讲”,争夺部门经理职位。“我数学好,能管好公司的钱!”“我善于沟通,肯定能做好销售!”稚嫩却坚定的话语赢得阵阵掌声。经过激烈角逐,各部门经理脱颖而出,其余小记者按兴趣和特长进入人事、财务、采购、生产、销售五大部门。接下来,他们将在经理带领下分工协作,从制定生产计划到采购原材料,从产品质检到创意营销,在实战中体验职场运转,培养综合能力与责任意识。

行政部:迷你职场的“公平守护者”与“运营协管员”

在“淳友趣儿童公司”的模拟职场中,行政部是维系秩序、保障公平运转的核心力量。部门内两位成员负责行政工作,“公平守护者”与“运营协管员”的双重角色让他们成为连接各部门的纽带,深度践行责任与协作精神。

作为“职场考核者”,行政部的小记者手持定制《部门工作记录表》,化身“数据侦探”,他们严格按全流程运营要求记录各部门成果:在生产部,他们蹲在工作台旁核对乐高产品的完成数量、质检情况,甚至细致检查拼接牢固度,确保数据反映真实的劳动价值;在营销部,细致统计销售数量、成交价格与优惠幅度,为后续工资核算提供依据;跟踪采购部时,重点关注原材料采购效率、质量与成本,遇到疑问主动询问细节,理解数据背后的工作逻辑。“只有准确统计工作量,才能公平核算工资,不辜负大家的努力!”一位小记者坚定地说,这份严谨让他们读懂“用数字说服伙伴”的内涵,更切实体会“公平”与“责任”的重量。

这两位小记者还是公司运营的“保障中枢”。所有重要文件需经他们审核盖章后方能“生效”——从各部门任务分配表到工资核算单,两人逐行核对,确认部门名称、计算金额无误后,方可按规范完成盖章操作,全过程严格遵循公司既定制度,确保行政流程的严谨性与合规性。负责行政的小记者坦言,通过这次协作,他们真切体会到岗位配合与部门统筹对公司高效运转的重要性,并圆满践行“团队协作完成公司运营任务”的目标。

从记录数据的“公平守护者”到保障流程的“运营协管员”,行政部的小记者在多重角色中成长,不仅练就了严谨细致的态度,更深化了对“职业分工”“责任担当”的认知,为未来树立清晰的职业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财务部:迷你职场里的“数字管家”

财务部是守护公司资金脉络的核心部门,也是小记者将财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小记者以模拟账本与收据为工具,全程参与拨款、采购、销售到发薪的财务工作,在严谨的数字运算中,既掌握基础财商技能,更深刻践行“用数字说服伙伴”的职场准则。

活动之初,李邑淳用通俗语言解释“收入”“支出”与“利润”:“采购原材料花的钱是‘支出’,卖产品赚的钱是‘收入’,两者的差额就是‘利润’,这是公司能否运转的关键!”随后,工作人员分发模拟账本、收据单与“启动资金”,演示流水账登记规范——日期、事由、金额需清晰,收支分类记录,每一笔都需对应凭证,为后续工作筑牢基础。

正式履职后,财务部的小记者迅速进入“数字管家”角色。采购部持清单与报销申请前来时,他们会逐行核对物品名称、数量与单价,确认一致后,在账本“支出”栏登记并开具收据,叮嘱“收据要收好,后续查账不能少”;当营销部完成销售后,大家围拢在“收入”栏记录销售金额与产品类型,遇折扣情况还会特意在备注栏标注“折扣金额要记清,算利润时不能漏”。

核算利润环节是关键考验。小记者围坐在工作台前,汇总采购、生产等成本,计算营销部总销售额,按“利润=收入-支出”的公式精准运算。此外,财务部还配合人力部核算工资,依据各部门绩效数据与《公司章程》薪酬规则,逐一计算每位小记者的工资,确保分毫不差。

在这场沉浸式体验中,财务部的小记者不仅学会了记录收支、核算利润的实用技能,更深刻理解了金钱管理的意义,让财商思维在心中生根发芽。

采购部:迷你职场里的“供应链管家”

采购部是串联“预算”与“生产”的核心环节,小记者肩负“为生产选好料、为公司控成本”的重任,在权衡价格、质量与到货速度的过程中,锻炼分析决策能力,体会跨部门协作的重要性。

采购部的小记者在做采购计划。

活动初期,李邑淳结合公司生产计划,为采购部分发任务:采购乐高积木零件、包装彩纸等原材料,明确预算额度与生产部的交货时限。“采购不只是选便宜的,得让‘好料’及时到,生产才不会断!”李邑淳手持三份“供应商”资料卡讲解,卡片上标注着不同供应商的单价、质量等级与到货周期——有的单价低但需3天到货,有的当日送达却要加急费,有的“零瑕疵”但价格接近预算上限,这种贴合真实场景的设置让小记者感受到工作的专业性与挑战性。

实战环节开启,采购部的小记者手持清单与预算表,围着“供应商摊位”仔细提问:“积木零件拼接后容易松吗?我们要做耐用产品!”“订20套能便宜多少?预算有限。”“今天下单明天能到吗?生产部后天要用!”

经沟通、协商与对比,采购部选定性价比最优的供应商,签订了采购合同,将采购清单与付款申请提交财务部盖章确认。“原来采购要考虑这么多,不是随便买就行!”一位小记者拿着合同感慨道,她在总结中说:“要采购最合适、到货最快的产品,让公司做大做强。”

这场采购实战,让小记者学会了“货比三家”的实用技能,更理解了“每个岗位都在为公司整体运转发力”的道理。

生产部:迷你工坊里的“创意建造师”

生产部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工坊”,能把小记者的想法变成实实在在的“作品”,大家用乐高当画笔、创意当颜料,践行“用好玩的点子打动大家”。这里没有现成样品与固定拼法,小记者化身“小工匠”,靠手中的乐高零件拼搭,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懂得了“认真做事”“对作品负责”的意义。

生产部的小记者用乐高“生产”各种商品。

李邑淳结合公司目标布置任务:拼搭让“客户”喜欢的专属乐高玩具,需有新奇创意,还得符合“生产检查”要求——零件拼接牢固、可活动部分转动顺畅。“大家发挥想象力,拼城堡、机器人都行,但好看的同时一定要结实耐玩!”话音刚落,小记者就围在桌前热烈讨论起来:“我要拼带旋转塔楼的未来城堡!”“我想做能搬积木的机器人!”

小记者充分发挥想象:有人要做“会飞的海底飞船”,规划“底部装推进器,顶部加螺旋桨,既能在水里游又能在天上飞”;有人专注拼搭“未来城堡”,用天蓝色零件拼城墙,换不同长度零件增加层次感,用金黄色零件搭主塔楼,顶部装上可转动“风向标”,一转就发出“咔嗒咔嗒”声;还有几位小记者共同制作的“多功能机器人”格外精巧,有可弯曲手臂、可转动万向轮等,机身还做了防撞设计。

拼搭过程中,大家始终牢记“品质检查”的要求。拼完作品后晃一晃看零件是否松动,转一转检查可活动部分是否灵活。之后,“质检小专员”持“品质清单”再次检查,合格作品贴“合格标签”,送营销部门销售。

当未来城堡、机器人、海底飞船等整齐摆在一起时,小记者的脸上满是骄傲。“最开心的就是自己动手做出来的成果啦!”一位小记者说。这次体验不仅让大家的创意迸发,还让他们明白了“劳动能创造有价值的东西”,也为他们对“品质”和“专注”的认知增添了生动且深刻的注解。

营销部:迷你市场里的“创意推广官”

营销部像一座“彩虹桥”,一头连接着生产部,另一头连接着“客户”。正如体验营强调的“用好玩的创意打动大家”“像真公司一样做事”,这里成为小记者将乐高玩具转化为“热销商品”的实战舞台。

活动一开始,李邑淳看着生产部的乐高产品,为营销部分配任务,凭借新奇创意和现场推销,将“未来城堡”“多功能机器人”“会飞的海底飞船”推向“市场”,同时完成采购表制作、销售海报设计、“工资”核算等工作,全程模拟真实营销场景。李邑淳还特意叮嘱:“销售不是光喊‘卖东西啦’,得让爸爸妈妈愿意用模拟币买你们的创意作品!”

设计海报时,营销部的桌子成了“创意小天地”。小记者持彩笔和画纸,围绕产品特点构思,将乐高作品亮点生动呈现在海报上。到了销售环节,爸爸妈妈们手持模拟币在“销售台”前驻足,小记者立刻调整状态主动介绍。“阿姨您好,这个未来城堡的塔楼能360度转动,我们生产时每块零件都拼得特别结实,小朋友能玩很久!”一位小记者一边说一边转动塔楼展示。当遇到纠结价格的家长时,他迅速应对:“叔叔,现在买机器人送三个定制小零件,能给机器人装‘武器’,超划算!”有家长故意“砍价”:“能不能再便宜点?”小记者想起“成本和利润”知识,耐心解释:“阿姨,这个产品材料和制作都很用心,现在价格已经很实在,还有小礼物送呢。”真诚的话语最终打动了家长。

当销售结束,看着手中的模拟币与成交记录时,营销部小记者满是自豪。这场实战不仅让他们学会用创意吸引客户、用沟通化解疑虑,更将财商知识、协作理念落到实处,为职业认知中“服务”与“应变”的维度写下了生动注解。

随着“淳友趣儿童公司”模拟运营结束,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职业体验研学活动圆满落幕。活动最后,小记者捧着盖有公司公章的“工资袋”与实践证书,脸上洋溢着自豪——行政部的小记者感慨,记录数据的严谨让自己懂得“公平”的分量;财务部的小记者拿着账本说,终于算明白了“利润是怎么来的”;生产部的小记者举起亲手拼搭的乐高作品,直言“亲手创造的快乐最难忘”。

从对“职场”的懵懂和好奇,到亲身体验各岗位的职责与协作,小记者们不仅在实战中解锁沟通、决策、协作等新技能,更在心中播下了职业探索的种子。“原来每个职业都不容易,但做好了都特别有成就感!”一位小记者在分享时说。这场沉浸式体验不仅是一次新奇的研学之旅,更成为小记者们认识职业世界、树立职业理想的重要起点,为他们未来探索职业成长方向写下生动且珍贵的一笔。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