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企业让城市更美好|鸿裕吉轨道交通秦思刚:以人心筑基,向世界出海

2025年10月31日晚,浮山湾畔华灯初上,粼粼波光映照着青岛国际会议中心的璀璨灯火。一场以“企业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的优秀企业家分享会即将在此启幕。在会场访谈区,青岛鸿裕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思刚接受了媒体采访。

他身上带有双重标签:既是一家拥有26年历史的“隐形冠军”企业的当家人,也是一位接棒后为企业注入新活力的开拓者。在分享会开始前,秦思刚与媒体进行了一番坦诚的交流,话题从企业管理的核心,到出海探索的思考,再到应对当下挑战的心境。

技术跃迁:从“高铁锁匠”到“智能行者”

“我们自称‘高铁锁匠’,中国高铁动车上大约有一半以上的锁具是我们生产的。”秦思刚介绍,鸿裕吉一直以来立足中国轨道交通车辆市场,除了这干了26年的“老本行”,他们还是高铁遮阳帘和车内各种内饰类产品的制造企业。锁具和遮阳帘等品类,也让鸿裕吉成为轨道车辆内装领域不折不扣的“隐形冠军”。

过去,鸿裕吉是“和机械部件打交道”的传统制造企业。从2016年开始,秦思刚带领团队往电气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现在他们有两个响当当的智能产品——主动降噪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主动降噪不是靠隔绝或阻挡噪音,而是通过算法控制扬声器发出和噪音相反频率的声波来抵消噪音的技术。这项超前的技术已经在地铁车辆司机室的座椅上实现了量产。空气净化设备是2017年开始研发的,然后就开始了批量应用。我们琢磨着,无论是高铁动车还是地铁车辆,以后乘客肯定更在意健康舒适,噪音要低、空气要干净、材料要绿色环保,这是趋势。所以我们在研发技术线上从这个维度上做了一些拓展。”

管理革新:耕耘“人心的土壤”

在秦思刚看来,技术产品的拓展,只是企业革新最显性的表象。真正支撑这些变革发生的,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对于这位“创二代”来说,接班后做的最大改变,不只是更新技术、产品,更有管理上的深层革新。

他将“人心”视为企业最深层的革新所在。“企业是人的组织,没有向心力,再先进的技术也推不动。”他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就像种地,土壤得肥,种下去的庄稼才能长得健康茂盛。”而这片“土壤”,就是他坚信的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与文化。

2011年接班后,他的首要工作就是从传统的制造业基础出发,为鸿裕吉“立”起这套文化内核。他引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并大胆推行了一系列与之匹配的举措:导入CIS系统,重塑企业形象与管理规范;大力培养年轻人才,打造了一支以85后为核心的创新主力军。在他眼中,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耕耘好“人心的土壤”,而这,正是支撑一切技术与产品持续创新的底层逻辑。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董承芳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