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从菊展到农文旅,青岛“菊经济”生态正当时

随着青岛市第41届中山公园菊展启幕,300余个品种、2万余盆菊花织就一幅斑斓多姿的秋日画卷。今年菊展秉持“公园+”理念,集艺术、文旅、商业、科普为一体,呈现了一场形式更加多元、场景体验更新奇的菊花盛宴。与此同时,青岛熠熠生辉的菊花经济产业链上正呈现“精而美”的特质,探索出独特的“菊经济”生态新路径。

新场景 新气象

本届菊展以“菊香满岛城 繁花映锦年”为主题,不仅展示品种繁多、色彩斑斓的菊花,更精心打造了多个沉浸式体验场景,让市民游客在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氛围中,感受秋日芳华。

青岛菊展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秋天的中山公园就开始出现各类菊花的展示活动,至1985年正式成为青岛市第一届菊展,举办至今,从单纯的赏菊活动,到如今升级为综合性多体验的节庆消费活动。对青岛市民而言,“秋天到中山公园看菊展”是一项延续了数十年的传统秋日活动,始终是岛城市民们对迎秋仪式感的一种生活期盼,更是脉脉相守的文化情感寄托与节庆情愫的传承。

金秋山海,菊香满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除保留往年备受欢迎的造型菊花外,还新增了中式菊艺插花展示,以及十二生肖、海狮、章鱼、鼎、寿桃、拜年兔、仙鹤、卡通象等艺术造型菊,为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

今年菊展亮点纷呈,活动期间开设园艺市集,集中展销菊花盆栽、文创产品等,作为2025年青岛城市公园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菊好看 巨好玩”太平山中央公园金秋JU乐汇同步举行。市民游客在免费观展之余,可购票参与JU乐汇,体验昼夜联动的文旅新场景。今年还有首次亮相的中国国家地理·梦巴格展带来的60种精美动物模型,吸引市民游客们闻讯而至,市民游客可以亲密接触互动,观看精彩秀场表演,感受可游、可赏、可品、可购的一体化服务,获得游园场景的新奇体验。

在非遗美食体验摊位前,不少市民游客一边品尝杭州桂花米糕等特色小吃,一边赏菊拍照留念,据商业运营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菊展开展以来,吸引了大量客流和消费体验,也积极带动了菊展人气的提升。

一站式 添新意

一步一景,本届菊展精心打造了秋日打卡新地标。从中山公园南门至西门环形路线,延伸至动物园北门,沿途设置了“菊韵流霞”“瑞兽呈祥”“菊艺长廊”“时光院落”“菊韵雅集”等20余处主题花景,结合向日葵、一串红、芙蓉菊等时令花卉,形成步移景异、处处皆画的游览动线。

本届中山公园菊展不仅是一场花卉的盛会,更是一次融合艺术、记忆与生态理念的城市文化实践,邀请广大市民游客共赴金秋菊宴,感受岛城的自然之美与人文韵味。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北方地区的园林花卉界,相较于北京、开封等地的菊展,青岛中山公园菊展因山海之城联动共赏的秋季美景特质突出,也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各地众多菊展也正通过创新办展模式、融合潮流元素,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带动文化节庆转型,像开封菊花文化节新增产业博览会与衍生产品展,推动传统观光向文化沉浸体验升级。全国各地菊展众多,而如何保持独特性和吸引力是一个挑战,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未来可以更多运用AR、VR等技术,让游客同步通过手机就能了解菊花品种信息,或者与虚拟菊花景观互动。”

致富花 探新径

沿着每年一度的菊展态势,青岛在发展菊花产业上也逐渐展现出特色和潜力——并非依靠规模取胜,而在于其精品化和体验式的发展模式,这为农文旅融合探出了新路径。

菊花衍生产业作为青岛崂山区北宅街道的特色产业,当下近百亩鲜食菊花进入采摘季,延伸出的菊花中式点心、菊咖等产品,进一步整合农文旅产业链条,据悉每亩菊花可实现产值近万元,在精深加工和衍生品开发方面彰显了很大的探索空间。同样,在云南,菊花“开”出了年产值超亿元的大产业,从菊花茶、菊花宴延伸到国潮衍生品,成为撬动地方经济的“致富花”。像开封的菊花企业不仅输出盆花,还承接全国各地的菊花设计和布展业务,如今,菊花产业链的上游种苗培育、下游的深加工和文创旅游都在同步发展,青岛乃至全国的菊花产业呈现出更加多元和蓬勃发展的景象。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