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购”中国优质科技资产,正在成为全球金融机构的共识。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新披露的信息,知名私募基金经理但斌掌管的海外子公司东方港湾在三季度首次建仓阿里巴巴,持股数量为22.10万股,持仓市值约3950万美元,持仓占比达3.06%,位列第十大重仓股。但斌公开表示,阿里巴巴市值仅为亚马逊的约15%,中国互联网公司存在巨大的价值重估空间。
华尔街明星基金经理,以科技股投资出名的“木头姐”凯茜·伍德,在三季度通过旗下方舟投资等基金买入中概股科技股公司,包括阿里巴巴1630万美元、百度290万美元、小马智行213万美元。虽然从仓位权重上尚未达到重仓水平,但这是“木头姐”2021年清仓中国科技股后,时隔四年首次开仓中概股。近日,方舟投资还主动披露已经买入比亚迪,结合此前买入小马智行的信息看,“木头姐”看好中国电动汽车和智能出行赛道。
三季度,买入中概股,重点是科技行业。两位资本大佬的动向,为何如此高度一致?
美股估值压力较大
中概股更具性价比
估值是机构投资者决定大类资产配置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当前美股市场估值压力较大,中国资产估值具有比较优势,这或是原因之一。
美股方面,作为科技牛市的风向标,费城半导体指数市盈率已经上升至50倍上方,超过50倍意味着行业存在过热。标普500、纳斯达克、道琼斯三大指数市盈率,均已经明显超过历史中位数水平。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超过42倍,处于历史偏高位水平。标普500指数市盈率接近30倍,标普500席勒市盈率(消除经济周期对短期盈利影响后的估值水平)上升至40.88倍,这是2000年互联网泡沫后近2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接近上一轮泡沫顶峰时的极值。
美股和中国资产主要指数估值对比(截至10月18日)
美股和中国资产主要指数横向比较
美股主要指数估值
中国资产主要指数估值
相比之下,中国成长风格指数创业板指数、中证500指数低于或略高于历史中位数水平。主要宽基指数上证指数、深圳成指、沪深300、中证1000均与历史中位数基本持平。
中国资产盈利上调
动态估值有望降低
从中期动态视角看,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下,新兴市场受益于流动性充裕,通常会取得较好回报。方正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恒生指数在美联储降息前后多数情况下出现阶段性反弹,相较标普500指数展现出稳定超额收益和较高胜率。这个规律体现出港股作为中国资产代表,在美元降息周期中的资产配置价值。
除了美元这个外部因素,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和“十五五”规划下的成长预期,提振市场对中国资产内生成长能力的信心。西部证券认为,随着跨境资本流入和中国居民消费意愿回升,以制造和消费为代表的中国资产将迎来黄金时刻。不仅是本土机构,海外机构也在持续上调中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期。彭博最新的调查显示,近一月以来受访机构对海外中资股整体、非金融中资股的营收预期,分别上调了0.3%和0.2%,新消费、大众消费、科技硬件等行业预期更为突出。
中国优质上市公司的稳健成长,有望进一步降低估值水平。正如摩根士丹利基金所言:“美联储货币政策是影响全球风险资产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便其间节奏有所变化,但中长期看仍处于降息周期中;对于中国资产,我们观察到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有所改善,而估值依然处于具备性价比的水平。”
欢迎关注老狼财经公众号 这里只讲投资干货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冬明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