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致敬奋斗者!青岛企业家日见证民企“硬核力量”与城市“双向奔赴”

黄海之滨潮起东方,浮山湾畔薪火相传。当11月1日的曙光洒满青岛,这座以海洋为魂的城市迎来了第5个“企业家日”。青岛市开展以“益企同行·民富青岛”为题的系列活动,用展品与数据、故事与歌声,立体诠释着青岛民营企业的硬核力量,书写着城市与企业家“双向奔赴”的时代答卷。

民营企业的硬核力量,镌刻在自主创新的突破中。在民营经济发展成就展的实物展区,13家企业的前沿产品构成了青岛智造的“创新长廊”,每一件展品都是自主创新的生动注脚。汉缆股份的±535kV高压直流海缆破解深远海风电输送难题,中科曙光的液冷服务器重构绿色算力根基,高泰新材料的CVD医用多孔钽填补国内高端骨植入材料空白。

从人工智能领域的模块化机器人到海洋工程领域的探鱼声纳,从绿色能源领域的太阳能终端到应急救援领域的智能装备,这些创新成果被“产业链自主可控”主线紧密串联,彰显着青岛民企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攻坚实力。而赛飞特机器人在主题活动中演绎的太极功夫,更将科技硬核与文化温度融为一体,成为“青岛智造”创新活力的鲜活缩影。

民营企业的硬核力量,沉淀在经济发展的答卷里。截至2025年三季度,青岛民营经济贡献了60.3%的税收、63.4%的投资、71.8%的进出口和86.2%的城镇新增就业,撑起了城市发展的“半壁江山”。99.5%的经营主体与98.9%的企业数量,印证着民营经济的旺盛活力;79.9万户实有民营企业连续五年稳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彰显着市场主体的成长韧性。在新质生产力培育战场上,551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31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成的梯度培育体系,让青岛优质中小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民营企业的硬核力量,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滋养。青岛以法定形式设立“企业家日”,旨在通过“政策+服务+生态”的全链条支撑,打造尊商重商的发展沃土。2024年度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青岛综合排名列副省级以上城市第八,市场环境指标高居第三。“市委书记信箱”的畅通、市领导联系企业机制的建立、惠企政策的“直达快享”,让政策暖意直达企业一线。“益企同行·民富青岛”IP的发布,将城市对企业的支持从举措升华为承诺,让“企业和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理念落地生根。

从于秦峰33年坚守匠心让老酒飘香世界,到路凯林深耕信创践行产业担当;从张氏家族三代接力让“中国智造”扎根欧洲,到13家企业用创新产品诠释硬核实力,青岛民营企业家的奋斗故事,依然成为城市精神的生动注脚。当《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旋律在会场响起,当吉祥花饽饽被放入象征丰收的“聚宝盆”,这场以城市之名的致敬,早已超越仪式本身。

青岛民营企业的硬核力量,既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未来前行的“领航舰”。这座城市用行动证明:每一天都是“企业家日”。而与企业家同行的青岛,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劈波斩浪,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精彩篇章。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