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覆盖游云路、圣水路公交线网盲区,方便沿线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职工出行及换乘地铁的需求,10月20日上午,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崂山巴士有限公司431路公交正式开通。这条承载着上班族期盼的新线路,不仅进一步优化了崂山区的公交线网布局,更填补了游云路、圣水路周边研究院、产业园区长期存在的出行盲区,成为居民通勤、换乘和日常出行的新选择。
小循环,大民生
431路线自海大崂山校区站始发,途经松岭路、金水路、游云路、圣水路,环行返回海大崂山校区,全程约4公里。线路共设6个站点,其中“游云路金水路”“游云路圣水路”“圣水路游云路”均为新增站点,精准覆盖此前长期缺少公交覆盖的片区,有效打通园区职工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彻底解决公交盲区的痛点。
线路的开通不仅让周边科研院所和产业园区职工无需再绕行、步行十余分钟即可到达地铁口,还与39路、383路、387路等多条公交线路以及地铁蓝谷快线实现高效接驳,大幅提升园区与主干线路之间的通达性。首末车时间安排在工作日早晚高峰(07:20—09:00、17:00—19:00),法定节假日及休息日停运,紧贴园区通勤规律,做到“在职工最需要的时候,公交就在身边”。
调研先行,服务到家
为了更好地服务沿线职工,崂山巴士公司在431路线路规划前,深入沟崖片区、游云路、圣水路沿线社区、产业园区以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多轮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居民和上班族的出行需求和意见建议。调研过程中,家住李家上流社区的乘客刘女士反映,自己每天上班时,往往需要在金水路松岭路站下车,再步行十多分钟才能到达位于产业园的公司,尤其在恶劣天气下,这种步行路程成为了极大的困扰。类似的意见和问题并非个别,很多上班族和产业园区的职工也面临相同的困境。针对居民和职工的出行痛点,崂山巴士公司将这些问题作为核心出发点,力求做到“短距离、全覆盖、快速接驳”。线路开通第一天,刘女士向崂山巴士公司进行反馈:“今天是431路公交开通的第一天,我早上坐上了这条新线,感觉特别方便节省了不少时间,发车很准时,站点设置也很合理,非常满足我们上班族的需求,真的很感激这条新线路的开通。”
优化服务,助力出行
431路的开通不仅是对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也是公交集团崂山巴士公司深入了解民生需求、服务市民出行的成果之一。通过前期细致的调研与精准的线路设计,431路成功解决了园区职工和科研人员“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并与现有的多条公交线路及地铁蓝谷快线实现高效衔接,为沿线居民和职工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出行选择。预计该线路将有效提升约800至1000名职工的出行效率,减少了他们在恶劣天气下的步行困扰,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为舒适的公交服务体验。
公交集团崂山巴士第一分公司负责人赵志生表示,将继续加强与居民和职工的互动沟通,定期开展线路的运营评估,及时根据反馈意见调整优化。未来,崂山巴士公司还将根据青岛市民的实际出行需求,逐步推出更多符合市民需求的高效便捷的公交线路,不断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为居民和职工的日常出行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