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版交会“民间文艺范儿“十足,呈现版权保护新成果

“本次版交会,对于青岛观众来说特别新奇,展品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让人获益匪浅。”不少市民朋友在第六届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会活动现场发出如此感叹。

作为本次版交会首次开启的新板块,民间文艺版权展区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非遗文化传承保护领域,搭建起了版权咨询、服务交流等一站式便捷渠道。非遗紫砂壶、马小英刺绣艺术馆、景德镇制瓷非遗传承……诸多平日难得一见的非遗佳作齐聚一堂。放慢脚步一边欣赏、一边交流,这样独特的沉浸式文艺体验,赋予人们在忙碌生活之余静心感受民间文艺之美。

对民间文艺作品进行版权保护的意义何在?这里上演着一幕幕生动的授权保护案例。每一件经过版权登记保护的作品,都凝聚了文艺创作者独一无二的创意巧思和心血。现场手艺人不仅会讲解非遗紫砂壶的制作全流程,还会生动展示艺术创作特色和版权保护现状,让观众在触摸材质纹理的同时,读懂背后的版权文化密码。

“本次亮相版交会,也是对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工作的一次成果检阅。”相关负责人表示,展区活动旨在通过版权登记保护技艺创新,借助文创开发激活传统元素,依托国内外交流拓宽传播渠道,挖掘更多民间文艺好故事。

据悉,本届青岛版交会汇集了来自全国上百个精品手造项目,数千件手造产品亮相。国礼钧瓷、景德镇五彩堂、江西明德笔庄等国内著名艺术品牌,带来了艺术版权开发的多种路径;桃木手工雕刻(如意观音)、草编兔子、葫芦雕刻表演、郭氏木雕、中国创意书法、草柳编等展示了传统工艺文化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与此同时,现场展演也聚拢人气,热度高涨,映射了民间文艺与版权相融共生的市场魅力。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