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持续下降,全民反诈“防火墙”越筑越牢

“多亏社区网格员提前讲了反诈知识,我才没被‘网购退款’的骗局忽悠。”近日,家住青岛市市北区的王大爷提起险些上当的经历,仍心有余悸。这一幕,正是青岛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深耕反诈宣传、筑牢群众财产安全防线的生动缩影。

据了解,近年来,青岛市刑侦支队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反诈宣传作为守护民生的关键举措,围绕“广泛性、精准性、系统性”三维发力,牵头构建全方位反诈宣传新格局。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青岛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持续下降,全民反诈的“防火墙”越筑越牢,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在一次次精准防护中不断提升。

广度覆盖:让反诈声音传遍城市每个角落

“反诈不是公安一家的事,需要全社会一起行动。”青岛市刑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反诈宣传“无死角”,青岛市公安局从构建全域宣防体系破题,联合青岛市委政法委印发《关于深入开展网格化反诈宣防工作的通知》,依托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网格架构,深化“警格+网格”融合模式,将反诈宣传触角延伸至每一个家庭。如今,全市已建成1.44万个反诈宣传微信矩阵群,覆盖居民339.9万人,“指尖上的反诈课堂”成为群众身边的安全屏障。

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反诈氛围愈发浓厚。青岛市刑侦支队压实各方责任,推动“无诈社区”“无诈校园”“无诈单位”创建实现“三个100%”目标;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宣传活动3.8万余场次,150余场线下大型活动通过反诈集市、文艺汇演、以案释法等形式,让群众在互动中掌握防骗技能。

据了解,线上宣传同样亮点纷呈,210余部反诈视频中,60余部被“国家反诈中心”、新华社等国家级平台采用;130余场网络直播中,“全民反诈 守护万家”系列大课堂吸引140余万人次观看,真正实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反诈宣传”。

精准滴灌:为重点人群量身定制“防护盾”

“养老钱不能轻易动,陌生来电要多核实。”在市南区一社区活动中心,青年志愿者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人讲解养老诈骗常见套路。

针对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青岛市刑侦支队联合团市委等部门组建420余人的社会青年反诈志愿者团队,今年上半年启动“守护银龄”行动,在6个区(市)的9个社区开展专项宣传,600余名老年人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增强了防骗意识。与此同时,社区民警、网格员上门宣传,线上矩阵群定期推送知识,多维度守护老年人“养老钱”。

青少年是反诈宣传的重点群体。青岛市刑侦支队联合教育、人社部门构建家校协同体系,将“严禁买卖、出租‘两卡’及网络账号”纳入校规校纪,组织师生签订告知书与承诺书,通过典型案例通报强化警示教育。

企业财务人员的“资金安全关”同样被重点守护。青岛市刑侦支队联合青岛市财政局将反诈课程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必修课,联合市税务局向全市纳税企业点对点推送反诈视频、海报,常态化开展“进企业”宣传,让财务人员掌握防范“冒充领导”“虚假合同”等诈骗手段的技能,从源头减少企业财产损失。

系统构建:以长效机制筑牢反诈“安全网”

“反诈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健全机制、凝聚合力。”青岛市刑侦支队充分发挥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作用,牵头42家成员单位制定方案、明确分工,定期召开会议推动措施落地,形成“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跨部门联动让反诈防线愈发坚固。青岛市刑侦支队联合交通运输、城市管理部门启动“亮屏工程”,如今,全市2000辆公交车、6座交通枢纽、8条地铁线169座车站,以及110余处大型户外电子屏,滚动播放反诈内容,累计刊播近133万次。

青岛市刑侦支队联合财政、市场监管、妇联等部门加强重点人群教育;指导银行、运营商等窗口行业开展高频次宣传,通信、金融行业及时发布新型诈骗警示,已发送公益短信1.5亿人次;在1700余个菜鸟驿站,1260余万份反诈提示随快递送到群众手中,让反诈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场景。

从“广覆盖”到“精准防”,从“单点推”到“系统建”,以“三箭齐发”的务实举措,青岛将反诈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下一步,青岛市刑侦支队将持续优化反诈宣传模式,不断织密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安全网,让安全与幸福伴随每一位市民。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海杰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