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教育添新翼,馆校启新篇 ——青博教师联盟开启育人新征程

9月27日,青岛市博物馆教师联盟启动仪式在该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由青岛市博物馆牵头,汇聚青岛市大中小学校多学段、多专业教师力量,而李沧区教育领域多位名师的深度参与,成为联盟开启新征程的重要支撑——以青岛市张永梅名师工作室为纽带,青岛第六十一中学正高级历史教师张永梅、青岛永宁路小学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杨剑英、李沧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初中历史教研员侯春光、青岛第六十一中学教导处副主任张娟娟等李沧教育骨干应邀出席,为馆校协同育人注入“李沧力量”。

青岛市博物馆教师联盟启动仪式

青岛市博物馆始终将教育置于核心位置,在馆庆6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节点推动教师联盟成立,旨在搭建更精准的资源对接平台,而李沧区长期以来在馆校合作中的实践经验,也为这一平台的落地提供了宝贵参考。

在教师代表发言环节,张永梅作为中学教师代表,以“馆校合作中的实践与研究”“馆校合作中的教师成长”为核心,分享了李沧区学校与博物馆联动的丰硕成果。在学生实践层面,选拔培养“青博小志愿者”,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博物馆公益讲解,让李沧学子在实践中触摸历史,感受责任担当;在教师成长层面,依托“流动的课堂”双师教学、“e历史”文博公益大讲堂、暑期名师历史课堂等项目,李沧区教师团队实现了教学能力和教育情怀的大幅度提升;在理论研究层面,通过“馆校合作”育人论坛开展专项课题研究,相关成果斩获多项省市教学成果奖,为区域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张永梅老师作为中学教师代表发言。

“自2017年开启馆校合作以来,区域内外学子的视野不断拓宽,探究未知的欲望被持续点燃,教师团队也在锤炼内功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智慧。”张永梅感慨道,她代表李沧区教师团队表达了“感恩与青博相遇,感谢青博信任”的心声,并承诺未来将继续携手青岛市博物馆,进一步拓展活动的时间与空间维度,让李沧区更多师生乃至社会大众共享文化教育红利。

在主题研讨环节,李沧区教育工作者围绕“馆校协同育人”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建议,为联盟发展指明方向。杨剑英提出,博物馆是兼具文化性与教育性的“大学校”,其教育功能应放在首位,尤其在小学启蒙阶段,需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兴趣偏好,设计适配低学段思维的互动元素,让文化启蒙更接地气;侯春光建议,可通过开发文物体验模型、举办文创市集、绘制文物绘本等具象化形式,增强学子对博物馆资源的感知度,推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课堂无缝融合;张娟娟结合教育实际指出,在理化自招背景下,依托博物馆平台为学生开展人文教育,能够实现“理科思维”与“人文素养”的平衡发展,同时借助科技手段,还能为学生提供探索人类历史的前沿视角,助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

青岛市博物馆教师联盟首批成员。

此次青岛市博物馆教师联盟启动仪式,不仅为全市馆校合作打开了新视野,更成为李沧区教育资源与博物馆文化资源深度整合的关键新起点。未来,李沧区将以联盟为核心依托,联动小学、中学、大学全学段教育力量,通过协同开发精品课程、共办教育研学活动,让更多学子在深厚的文化浸润中筑牢自信根基,成长为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的栋梁之材。

荧荧微光,聚之成炬。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以己之微光汇入联盟,凝聚成推动李沧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公晓璇  通讯员 张永梅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