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青岛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以下简称“交管支队”)获悉,为进一步净化道路交通环境,全力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青岛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决定,自9月11日起至12月底开展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百日集中整治行动,全力推动重点道路隐患、重点企业隐患、重点车辆隐患、重点人员隐患动态清零,促进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据了解,在重点道路隐患整治方面,将聚焦事故多发路段和交通秩序乱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近年来发生过交通事故的点段和农村地区平交路口,通过增设警示标志、完善减速设施、优化道路线形等方式进行改造提升。对学校周边道路安全隐患,通过完善警告标志、限速标志、过街设施等交通管理基础设施,为学生创造安全的出行环境。对重要节点道路隐患,找准交通拥堵、事故易发等隐患点位,通过优化交通组织、联勤联动、事故快处快赔等措施,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全市将建立由多部门组成的综合治理机制,集中整治“马路市场”隐患,对位于普通国省道沿线、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路段的“马路市场”坚决取缔。
在重点企业隐患整治方面,将集中整治重点客货运企业源头隐患,采取部门联动,跟踪落实警示提醒、约谈通报、联合惩戒等措施,督促企业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集中整治危化品运输企业源头隐患,聚焦“装、运、行、停”等全环节、全过程,部门联合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辆执法管理力度。集中整治重点用车单位源头隐患,督促学校及校车企业排查清理校车安全隐患,严防不合格的车辆或人员提供校车服务。加大旅行社用车源头监管,全面落实旅行社用车“五不租”制度,督促用工单位强化对工地管理人员及务工人员的安全培训,防止使用资质不全、非法改装车辆。
在重点车辆隐患整治方面,对逾期未报废、已注销仍有行驶轨迹的机动车,强化路面查缉管控,依法严格落实处罚。对高频异地通行面包车,找准出行规律,紧盯重点时段、重点路段,落实“错时勤务”“小快灵勤务”,严查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强超强会等违法行为,加强精准提醒。集中整治“飙车炸街”隐患,加强线索摸排,动态分析高发时段、路段、区域,科学安排勤务,强化精准查缉,同步依法开展溯源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改装、经营销售等源头窝点。集中整治“非标车”隐患。严查严处“非标”电动车、电动车违法载人、改装、逆行、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利用相关典型事故案例开展精准宣防。
在重点人员隐患整治方面,各部门将协同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普及与群众出行密切相关的风险防范、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安全常识。强化警示曝光,针对酒驾醉驾、“三超一疲劳”等重点违法行为和典型交通事故开展释法说理,引导群众“知危险、会避险”,不断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聚焦村居“一老一少”、务农务工、常饮酒驾驶人、道路运输从业者、三轮车和面包车主6类群体,开展精准宣防,推广农村“老年体检+宣传”宣教模式。同时,推动将交通安全纳入村规民约,推广“积分奖惩”等宣传模式,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另据了解,路面秩序管控是本次行动的重要环节。公安交管部门将科学部署勤务,最大限度将警力投入路面,加大早晚高峰、夜间、凌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巡逻频次和密度,采取定点检查与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针对高速公路、国省道、城市主干道以及农村地区等重点区域,将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严查酒后驾驶、超员载客、超限超载、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此外,公安交管部门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按照“事故多发、隐患突出、安全设施缺失”等风险特点,选取普通公路与通村道路交叉口、视距不良的农村公路弯坡路段等作为整改点段,增设安全设施,助力农村道路风险隐患精准防控。
据介绍,百日集中整治行动期间,青岛市将持续深化精细治理,攻坚隐患排查,对交通违法行为保持严管态势,结合季节性、阶段性、区域性特点,全力推动重点道路、企业、车辆、人员突出风险隐患“动态清零”,通过精准施策与协同联动,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质效,切实保障市民群众出行安全与畅通。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海杰 通讯员 王雍修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