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从“跟跑者”到“标准制定者” 崂山区如何培育高成长企业梯队?

“截至2025年上半年,崂山区累计培育认定独角兽企业9家,数量居青岛市首位;有效期内瞪羚企业7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均位列全市前三;新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27家、专精特新企业128家,培育申报工信部重点‘小巨人’企业11家……”近日,青岛市崂山区披露的一组数据,交出了崂山区高成长企业梯队培育的“成绩单”。

从零散培育到体系化推进,从对标学习到构建自有标准,崂山区正以“育苗—筑基—强基”三级计划为核心,为中小企业铺就从“幼苗”到“参天树”的成长路径,逐步实现从高成长企业培育“跟跑者”向区域“标准制定者”的角色转变。

梯队初成:数据背后的“崂山速度”与“崂山格局”

2025年上半年,崂山区优质中小企业培育成果显著。

在核心指标上,“小巨人”等高成长中小企业培育库已收纳60家“小巨人”培育企业,数量居青岛全市第一;新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27家,累计有效期内达349家;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128家,累计有效期内达268家。更值得关注的是,崂山区新培育申报工信部重点“小巨人”企业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以及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14家,后者数量创历史新高。

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崂山区的“精准度”同样凸显。聚焦需求侧改革,崂山区调整优化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重点向“小巨人”、瞪羚、独角兽等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倾斜;围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链,发动优质中小企业“卡位入链”,落实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机制;仅上半年就组织799家(次)有效期内优质中小企业完成工信部年度信息更新,实现产业链与企业培育的“双向赋能”。

“目前我们的梯队格局很清晰:独角兽企业领跑全市,瞪羚、‘小巨人’企业稳居前三,创新型、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充足后备力量。”青岛市崂山区创业融资科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及“十五五”期间,崂山区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迈进。

破局攻坚:“三计划”构建全周期培育闭环

“之前我们想申报瞪羚企业,但对标准和流程不熟悉,多亏了区里的服务专员上门指导,还帮我们对接了专家智库。”一家从事人工智能算法研发的企业负责人坦言,中小企业在成长中常面临“政策找不到、资源摸不着”的困境,而崂山区推出的“育苗—筑基—强基”三项计划,正精准破解这一难题。

围绕崂山区“7+4+1”现代化产业体系,崂山区比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名单,筛选出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模式新颖的企业,建立优质中小企业“种子库”并动态更新。为让“种子”茁壮成长,崂山区组建“小巨人”企业服务专员团队,联合街道办事处、专业园区、国家(省级)服务平台等力量,分批次对“种子库”企业开展走访摸排;同时借助专家智库资源,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申报指导等“一对一”服务。

按照计划,崂山区年内将组织两批次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和雏鹰企业申报,年度目标是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雏鹰企业30家以上;“十五五”期间更将力争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50家、雏鹰企业100家,为高成长企业梯队储备充足“后备兵源”。

“专精特新企业是梯队的‘中坚力量’,我们的目标是让它们从‘单项冠军’成长为‘行业标杆’。”崂山区创业融资科负责人介绍,崂山区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建设“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025年计划培育省级中心3家、市级中心6家以上;同时持续落实融链固链机制,推动企业发布技术创新需求清单,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年度力争实施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0个以上。

对标进阶:在挑战中锚定“标准制定者”目标

成绩背后,崂山区也清醒认识到目前面临的差距。“崂山区新申报‘小巨人’的企业,在国家明确的重点支持制造业及直接服务制造业领域数量较少,与南方制造业发达地区企业相比不占优势。”崂山区创业融资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优质中小企业挖潜培育增长点匮乏、后备企业储备不足、服务精准度有待提升等问题,仍是需要突破的瓶颈。

直面挑战,崂山区已制定下半年“攻坚路线图”。在培育方面,聚焦重点产业链完善梯队,确保完成“年度培育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6家、雏鹰企业30家”的政府工作报告目标;在创新发展方面,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分析与高成长中小企业调研,编制专项报告并借鉴先进城市经验,提出强链补链延链、优化要素保障等举措;在服务方面,筹划开展2025独角兽500强大会,挖掘招商引资与企业培育价值,年度计划开展线上线下企业服务活动20余场次,服务高成长中小企业100家以上。

“培育高成长企业,不仅是数量的积累,更是培育体系与标准的构建。”崂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放眼整个青岛市,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方面成果也同样显著,构建了“雏鹰企业-瞪羚企业-隐形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梯度培育赛道。据悉,青岛新认定雏鹰企业230家,培育省瞪羚企业186家,全市累计认定雏鹰企业1049家、省瞪羚企业527家、隐形独角兽企业54家、独角兽企业17家,隐形独角兽、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五,北方城市第二。

今年印发的《青岛市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力争到2027年底,全市累计培育雏鹰企业不少于2000家,瞪羚企业不少于500家,隐形独角兽企业不少于80家,独角兽企业不少于20家。这一系列目标与举措,将进一步推动青岛高成长性企业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青岛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未来,崂山区将以“三项计划”为核心,持续优化“筛选—培育—服务—升级”全周期机制,让更多中小企业在“崂山方案”中实现成长,逐步从区域高成长企业培育的“参与者”“跟跑者”,转变为“引领者”“标准制定者”,为青岛乃至全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崂山样本”。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黄元晖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