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企业出海法律实务交流会在青岛举行

近日,由山东众成清泰(青岛)律师事务所与韩国法务法人时雨联合主办的“企业出海法律实务交流会”在青岛举行,这不仅是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法律需求的精准回应,也标志着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在构建法治协作体系、护航区域经贸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企业出海法律实务交流会现场

构建跨境法律服务“生态共同体”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交流会打破了单一机构的服务边界,构建了涵盖中韩法律界、经贸促进机构、行业协会的立体化协作网络。“近年来,我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动力和热情持续高涨,韩国成为我国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众成清泰(青岛)律师事务所主任林扬表示,此次交流会让企业在出海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们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更多中国企业了解韩国的投资环境与法律体系,同时也为韩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双向支持,真正实现规则互通、机遇共享。”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青岛代表处首席代表金伦希从区域合作视角说道。

解决企业出海痛点难点

韩国法务法人时雨合伙人律师柳承昊以“中韩跨境商事争议解决方式及案例解析”为主题,通过典型案例展开分析,揭示了跨境纠纷的“隐性陷阱”。

韩国租税法学会监事崔奎焕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讲解中国企业投资韩国的税务风险与防范要点,助力企业降低稽查风险。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青岛代表处科长马国瑞详细介绍韩国重点鼓励外资领域及配套优惠政策,为企业勾勒清晰的投资“全景地图”;

“某些企业出海失败,不是因为市场判断失误,而是忽视了法律合规这一基础工程。专业的跨境法律服务不是‘成本负担’,而是‘投资增值’。”青岛仲裁委员会上合示范区国际仲裁院院长蓝斐在交流会现场提出“企业出海全流程法律服务方案”。

交流会上,中韩专家围绕企业出海最关心的法律实务问题展开深度分享,既有宏观政策解读,又有微观案例剖析,形成了一套可操作、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从“单点服务”到“规则互认”

从微观层面讲,本次交流会为青岛及周边企业提供了“家门口”的跨境法律服务,涉及新能源、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一名参会的青岛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表示:“听完专家分享才发现,很多风险是可以提前防范的,这为我们下一步拓展韩国市场吃了‘定心丸’。”

从宏观层面上看,本次交流会标志着中韩跨境法律服务从“零散化”向“体系化”转变,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为东北亚区域法治协作提供了“众成清泰方案”。通过法律服务的深度对接促进“规则互认”,是破解经贸合作壁垒的关键路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跨境合作的通用语言。当中韩企业在同一个法律框架下明晰权利和义务,当争议能通过双方认可的机制高效解决,东北亚经贸合作的潜力才能真正释放。随着中韩法律服务协作的不断深化,将有更多中国企业披上“法治铠甲”勇闯国际市场,在东北亚经济圈的沃土上,书写跨境合作新篇章。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瑞东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