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理念,推动PBL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近日,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在康复大学学部楼105教室举办“2025年PBL说课比赛”。
本次比赛既是医院今年5月份举办“康复大学临床师资能力提升培训班”教学成果的展示,更是老师们将理论创新深度融入教学实践的一次实战演练。各教学科室共编写PBL案例61份,经过初赛选拔,本次共有8位教师进入决赛环节。康复大学教务处负责人王立祥教授、生命与健康学院王文钦老师担任此次大赛的评委。
比赛现场,妇产科教研室位菊峰老师的PBL案例《生门》,以救治一例出血产妇的病例为线索,四幕递进式场景教学设计,从单一病种到全身管理,从技术救治到人文关怀,系统地训练了学生产科危急重症的临床思维。放射肿瘤专业基地徐丛聪老师的案例《腹中之碟》就像扑朔迷离的悬疑剧,让学生在急腹症的迷雾中积极探索,最终寻得真相。卢琳老师的《伪装者》,展示了一例脑转移瘤患者的真实病例,引导学生从发病症状分析,模拟病史采集,寻找线索确定原发肿瘤病灶,为患者制定治疗及康复计划,培养了学生肿瘤“防筛诊治康”一体化诊治的理念。眼科学教研室张雨晴老师的《奇怪的“偏”头痛》,以一例首诊于神经科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为开端,将场景电影化,通过问诊、查体和眼科会诊,建立起学生多学科诊疗的临床思维。
本次说课展示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了临床教师跨学科融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对PBL理念的深刻理解。说课展示结束后,评委专家对每个说课展示项目均给予了肯定与认可,并耐心地对每个项目进行了点评。
王立祥教授在点评和总结中为临床开展PBL教学指明了方向:突出康复特色,鼓励老师们在PBL案例设计中巧妙融入康复理念与视角,彰显学科优势;PBL案例选题需紧扣临床实际,具备生动的故事性和必要的复杂性,还原真实诊疗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优化问题链设计,精心构建“问题链条”,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逐步剖析问题本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整合能力;坚守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复杂问题的解决者、问题的探索者以及高效团队的协作者。
本次PBL说课比赛是院校深度融合,促进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对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创新意识起到了推动作用。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教师团队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精进,致力于共建高水平PBL案例库、全力推进PBL项目式教学方法,在大学教务部门的引领下深入研究,学思用结合,赋能教师及团队的专业成长,不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陈栋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