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我国老年人髋部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明显,当摔倒时,受低暴力冲击即可引起骨折。这种骨折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老年人骨折后翻身和坐起十分困难,加上平时自身基础病情较多较重,一旦长期卧床,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梗、脑梗以及褥疮等并发症,不论发生哪种并发症都可能会危及生命。
近日,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骨关节与创伤外科中心成功为一名97岁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
97岁的李女士因为意外摔倒导致左髋部疼痛难忍,不能站立,家人紧急拨打120送到集团本部急诊科就诊,结合髋部CT检查诊断为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由于患者平时基础病情较多且重,经检查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部感染、I型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手术风险高。集团骨关节与创伤外科中心万修阳主任专家团队联合心内科、肺病科及麻醉手术科等多学科会诊,术前周密准备,为患者成功实施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PFNA)。
术后第2天,老人可以从床边坐起活动关节,术后1周下床在助步器保护下部分负重行走,手术效果良好。摆脱疼痛的老人也展现了久违的笑容,见到医护人员不时微笑表示感谢。
据了解,老年人骨折,多数人都想的是“能不做手术就不做手术”。但是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如果选择保守治疗不做手术,需要行患肢牵引制动2至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严格卧床。每一次挪动身体或者是翻身拍背都会引起骨折部位的剧烈疼痛,对病人和家属都是一种折磨。并且多数患者的粗隆间骨折不稳定,日后容易发生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甚至出现髋内翻、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即使以后能够下地行走,也会导致髋部疼痛、活动受限、跛行等。
所以,在符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优先选择手术治疗。但是,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但周全的术前准备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骨关节与创伤外科中心主任万修阳介绍,对于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采用闭合牵引复位,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PFNA及Intertan系统),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国内主流术式。三个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3厘米、2厘米、1厘米。手术不需要对骨折断端软组织及骨膜进行剥离,对骨折端周围血供破坏少,更利于骨折愈合。
同时,交锁髓内钉固定效能牢固,能为骨折早期提供坚强有效的中心固定,减少传统钢板偏心固定的失败率。患者一般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在床上自由坐起以及翻身活动,能有效减少长期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便于家属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陈栋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