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英辉在社交平台上置顶的一条短视频中,邀请两位外国游客品尝青岛著名的白花蛇草水,“好像你们在座的各位都不太喜欢这个味道,但我觉得它真的很好喝,你们都应该尝一下。”视频中,一位名叫James的外国游客倾情推荐手中这个被他称为“Laoshan Water”的饮品,并将它一饮而尽。
“五一”开始,青岛进入旅游旺季,窦英辉也跟着忙碌了起来,经常会有客户临时找到她,预约第二天甚至当天下午的英文导游服务。即使每天奔忙,她还是坚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推介青岛文旅的英文短视频——“哪款青岛啤酒最受欢迎”“中国海拔最高的公共艺术空间”“体验崂山道士的‘穿墙术’”……也正是通过她的社交媒体视频,很多外国游客对她建立起了最初的信任。
随着中国持续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青岛凭着海韵、山魂、城趣、酒香的文旅特色,以及深厚的开放基因,吸引大批外国游客前来。2024年,青岛共接待入境游客44.22万人次,占山东省的38.22%,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97.3%。今年1—4月份,接待入境外籍游客16.45万人次,同比增长38.7%。
窦英辉正好见证了青岛外国游客的爆发式增长。
窦英辉(中)带领外国游客参观青岛啤酒博物馆。
从大草原来到大海边
2025年6月的最后一个周,窦英辉正式从山东科技大学硕士毕业了。这段为期3年的求学经历让她与青岛这座富有魅力的山海之城结缘,也与英文导游这个职业结缘。
“我是内蒙古人,大学本科也是在内蒙古读的,大四考研考上了山东科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就这样,窦英辉从大草原来到了大海边,并爱上了这座北方的沿海城市,“我非常喜欢青岛的气候,和内蒙古这样的内陆地区相比,它潮湿温润;和南方的沿海城市相比,它不那么炎热,冬天还有暖气。除此之外,这座城市非常美丽,包容度也很高。”窦英辉说。
入学几个月后,正值疫情解封,来青岛的外地游客逐渐多了起来,本科读旅游英语专业的窦英辉很自然也还算顺利地找到了一份导游工作,然而入了行才是学习的开始。“虽然我的本科专业跟旅游相关,但当时除了学习全国性的文旅知识之外,更主要的是学习内蒙古当地相关知识。”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异乡人,青岛的人文历史、风韵景色,她都得一点点学起。
凭着执着和努力,这位旅游行业的新人在三年间迅速丰满起羽翼,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导游。
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024年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称,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刚入行时我带的团主要是国内游客,之后慢慢过渡到外国游客。尤其是去年年底咱们国家免签政策进一步扩大,游客数量倍增。现在我的游客大部分都是外国友人。”窦英辉说道。
外贸名城的文旅魅力
窦英辉在社交平台上置顶的另一条短视频,是她与两位英国游客在最后分别时录制的纪念视频。她对这两位女士的印象颇深。“Tanya和Ashley分别来自英格兰和苏格兰,都是做假发生意的,来青岛考察工厂,她们的中方合作伙伴就向我预订了三天的导游讲解服务。”
事实上,窦英辉接待的大部分外国游客都是商务团。“青岛的外贸非常发达,我的很多客户都长期与青岛的企业做生意,比如假发、假睫毛、海鲜、纺织服装等等,随着免签政策的不断扩大,他们受到青岛合作方的邀请过来参观工厂,顺便来旅游。到了青岛才发现,这座制造业如此发达的城市,竟然这么独特与美丽。”
日常接待中,窦英辉会把青岛啤酒博物馆作为首选推荐景点。“青岛啤酒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大部分外国人其实是因为啤酒才了解到了青岛这座城市,我带他们在博物馆里了解青岛啤酒的前世今生,并品尝新鲜的啤酒,他们都赞不绝口,外国游客尤其钟爱原浆、皮尔森和IPA。”
云上海天让外国游客直观地感受到青岛的美丽和繁荣。
崂山太清宫和青岛云上海天是另外两个深受外国游客喜爱的目的地。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太清宫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窗口,汉柏、银杏、侧柏、凌霄、耐冬等古树名木屹立于此,《聊斋志异》中崂山道士穿墙而过的影壁、踏雪无痕的逢仙桥、蒲松龄著书亭、世界最高锻铜老子像、崂山十二景中的“龙潭喷雨”“明霞散绮”“海峤仙墩”“太清水月”均在其中。
青岛云上海天则让游客们在高空欣赏青岛美丽海岸线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城市的发达与繁荣。
视频中,Tanya和Ashley回忆了在青岛的三天行程,窦英辉带她们去青岛啤酒博物馆品尝了刚打出来的鲜啤,去栈桥喂了海鸥,去电视塔远眺了城市风光,去极地海洋世界观赏了精彩的表演,去台东的“恣儿街”见识了各种“神奇”的美食,让她们对臭豆腐念念不忘……
“中国人非常友好,很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尽最大努力给我们提供便利。每次在餐厅吃饭时,就像和家人一起吃饭,让我们非常放松和享受。我们在青岛的这几天非常愉快。正是这样我们才有幸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一个如此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Ashley说。
开眼看世界
能够将一个真实的青岛、真实的中国传递给世界,窦英辉对此感到荣幸。3年以来,她接待过的外国游客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南非、德国、西班牙等国家,与他们的交流,也让她了解到了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与社会面貌。
3年来,窦英辉接待了许多外国游客,将真实的青岛展现给他们。
“这份工作能够让我开眼看世界,这是我喜欢它的一个重要原因。”窦英辉说。
同时她也交到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今年4月窦英辉接待了一位俄罗斯的游客,“这个女孩独自来青岛旅行,在自己28岁生日当天预定了我的导游服务。”窦英辉说,她觉得这件事很特别,就准备了一个印有“青岛”字样的帆布包送给对方作为小礼物。除了旅游景点之外,窦英辉还带她去逛了青岛本地的菜市场,一天的讲解服务结束之后,又约她去看了一场英文脱口秀。到了女孩要回俄罗斯的前一晚,窦英辉邀请她到自己家中给她做了一顿家常菜,那天晚上,她们聊生活、聊爱好、聊养的小猫,窦英辉相信这段相遇对她们俩来说都是美妙而难忘的记忆。
因为这些收获,即使这份工作劳累且不稳定,但窦英辉仍然热爱。“青岛的旅游市场淡旺季很分明,旺季的时候可能一天休息都没有,每天都有钱赚,到了淡季收入减少,心里肯定会有落差。但就看你怎么看待这件事了,往好处看,淡季我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可以好好休息,也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窦英辉说。
不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她都是同学中唯一一个当英文导游的,比起很多同龄人朝九晚五的工作状态,窦英辉喜欢当下这种“不规律”所带来的自由,更享受工作中的每一段经历与挑战。
这个6月,窦英辉正式告别了学生身份。有了更多时间,她打算继续拓展,深耕下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雅乔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