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海慈超声引导下精准冠脉“介入无植入”治疗 化解“心”危机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目前重要的检查治疗手段之一。但冠状动脉造影是二维的影像结果,无法正确反映冠脉内的具体改变,可能会放大或缩小血管内真实病变情况,而且传统冠脉介入治疗虽能有效开通血管,但金属支架植入可能带来患者心理负担、心脏顺应性下降以及远期并发症等风险,使得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很大的顾虑。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北院区心血管内科紧跟国际前沿,成功在本地区全面开展血管内超声(IVUS)导管介导的精准冠脉“介入无植入”治疗技术,通过“影像指导+精准介入无植入”双核模式,成功帮助近百名冠心病患者重获“畅通人生”。

精准冠脉“介入无植入”术  

助急性心梗患者转危为安

35岁的李先生,长期吸烟,突发胸痛1小时来海慈医疗北院区急诊科就诊,心电图检查发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情危急!北院区立即启动导管室,心血管内科(含CCU、老年科)主任范广慈为患者紧急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患者左回旋支中段完全闭塞,开通闭塞冠脉后,综合患者年龄、病变部位的血管直径、血栓负荷情况及IVUS(血管内超声成像检查)结果,在对病变充分预处理后,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了药物球囊扩张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目前患者病情恢复良好,定期随访中。

血管内超声成像检查

揪出发病“元凶”

张女士近两年在活动量增大后出现胸闷、胸痛症状,休息时好转,有时夜间也会出现上述症状,为进一步治疗,来到海慈医疗北院区心血管内科就诊。范广慈主任接诊后,详细询问病史并仔细查体后,初步诊断患者胸痛可能和冠状动脉病变有关。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造影时发现患者前降支中段有80%局限狭窄,为进一步明确病变情况,范广慈主任对患者病变进行血管内超声成像检查,发现该处病变实为血管的发育异常,并未发现明显斑块,结合患者合并危险因素较少,范广慈主任建议患者保守治疗,加强相关危险因素管控。经过抗痉挛等治疗,帮助缓解焦虑情绪,张女士症状明显好转,现定期随访中。

专家介绍,血管内超声引导下的精准治疗标志着冠心病介入进入“第四代”时代,即介入无植入时代。通过精准评估、精细操作让更多患者既能解除病痛,又能保留血管自然状态,不但缓解了患者长期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风险,又解除了患者关于植入物的焦虑。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陈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