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7月,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踏上这片相距4000多公里、海拔3860米的土地。1000多个日夜过去,2.5亿元援藏资金、98个援藏项目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落地生根。从医疗教育到乡村振兴,从特色产业到人民生活,青岛援藏工作全方位提升着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
青岛援建的拉贵村乡村振兴示范点。
桑珠孜区青岛小学。
近日,在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圆满完成援藏任务返青之际,青岛媒体采访团奔赴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走进当地医院、学校、乡村实地采访,向社会全景呈现援藏工作的成效与经验。
桑珠孜区青岛小学的学生正在上语文课。
在青岛教育援藏工作的努力下,桑珠孜教育事业实现了从改善办学条件到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性转变。
桑珠孜区青岛小学的学生正在智慧教室的多功能电脑上画画。
桑珠孜区青岛小学的学生脸上洋溢着活力与朝气。
“辫子医生”一边吸着氧气,一边专注地为藏族同胞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明亮的青岛小学教室里传来琅琅读书声和欢快的笑声;拉贵村幸福食堂里飘出饭菜的香气,一幅高原和美乡村的画卷正在雪域高原徐徐展开。
青岛市市立医院骨科专家团队第四次奔赴西藏,在完成27例手术后与患者家属合影。
专家团队正在进行手术。
青岛市市立医院骨关节外科专家手术后吸氧。
青岛市市立医院骨关节外科专家戴世友(左一)与患者进行术后交流。
鲁藏一家亲。援藏,改变的不仅仅是雪域高原的社会面貌,更是每位参与者的心灵。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赵震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