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3日至29日是全国第35个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6月25日是第13个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碳路先锋、绿动未来”。
为倡导社会各界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升公众绿色低碳意识,凝聚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磅礴力量,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掘了全省园区、企业、社区3个类别的绿色低碳实践案例以及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记者从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青岛市城阳区小涧西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园区入选了山东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
小涧西生活垃圾绿色低碳综合处置园区结合自身优势,打造综合处理科普示范基地。据园区负责人介绍,“小涧西”生活垃圾绿色低碳综合处置园区设有4座环保科普展馆,占地8.75万平方米,分别为垃圾分类科普馆、处置场山顶公园、渗沥液与浓缩液处理科普馆以及垃圾焚烧科普馆。通过打造综合处理示范体系,优化焚烧、厨余处理、填埋工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污染集中控制。此外,深化科普教育功能,运用沙盘模型、VR互动体验、实物展示等多种科普形式,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参观路线。组织多种开放活动,举办“碳索未来”环保沙龙、“万名市民看环保”、机关开放日暨生态环保特约社会监督活动等各类活动。
园区生态效益突出,逐步形成高效、低碳、安全的综合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有效改善区域环境。科普教育成果显著,累计举办活动100余场次,参观人数上万人。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先后获评生态环境部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山东省级环境教育基地等荣誉,2025年4月获评“国家级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这也成为青岛首个以垃圾综合处置为主题的国家级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通过科技赋能与场景化教育,小涧西园区正将“变废为宝”的全流程转化为生动的生态文明课堂。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