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22日,青岛市首届“非遗宋代点茶”技艺大赛落幕。本次活动由青岛市中华职业教育社非遗保护与传承专门委员会、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促进会、青岛市翰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青岛市李沧区文化馆指导,第10届青岛市茶文化节、第18届青岛国际茶博会组委会主办,青岛清和茶文化有限公司、青岛市李沧区宋代点茶非遗工坊承办,以茶为媒,让千年宋代点茶技艺在当代焕发出崭新光彩。
赛事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准则,组建了由非遗传承人、高校茶文化专家构成的专业评审团。其中,青岛市中华职业教育社非遗保护与传承专门委员会秘书长邱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蔡良绥,非遗宋式点茶代表性传承人黄波,国家一级茶艺师张学美等行业权威人士担任评委,从汤色、汤花、茶味等多维度严格评分,确保赛事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大赛以一曲《青玉案》拉开帷幕,经典宋词演绎与非遗点茶技艺交相辉映。少年诵读声与歌唱家的悠扬歌声中,非遗宋代点茶传承人手持茶筅,在茶汤间灵动击拂,雪白汤花上渐现诗意图案,实现了音乐与茶道的千年交融。
比赛现场,主持人详细介绍“七汤点茶法”,琴音与茶香交织。选手们身着华裳,以茶筅为笔、茶汤为墨,在青瓷盏中演绎点茶技艺。茶筅起落间,雪白茶沫层层堆叠,忽而化作远山含黛,忽而凝成流云舒卷,更有选手在盏壁呈现经久不散的“咬痕”,引得观众掌声雷动。28名选手以茶汤为画布,创作花鸟鱼虫、山水画卷等“茶百戏”作品,让《梦华录》中的点茶场景真实呈现在观众眼前。
大赛设置了丰富的奖项体系,除金银铜奖外,还设有“最美点茶人奖”“最美茶汤奖”“最具潜力奖”等特色单项奖。赛事还为获奖选手准备了丰厚的奖品,全方位嘉奖参赛者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大赛虽已收官,但宋代点茶的传承之路仍在继续。主办方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非遗技艺培训、文化雅集等系列活动,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让千年茶道在新时代焕发更蓬勃的生命力。这场点茶盛宴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的致敬,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破圈”的成功实践,为青岛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