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湾北岸的朝阳山上,“东方影都”四个大字矗立在山石之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视团队在此逐梦光影。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持续擦靓“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会展之滨”四张国际名片,着力打造人文荟萃的时尚之城、活力之城,释放出强劲“西”引力。依托东方影都、凤凰之声大剧院、金沙滩啤酒城、青岛世界博览城四座城市地标,“四张名片”串珠成链,既是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清晰投影,也成为新区的“最美代言”。
如今,作为“四张名片”之首的影视之都也愈加璀璨,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崛起,被誉为中国电影工业化新的里程碑。藏马山建成包含欧美街区、秦汉风格的建筑街区的影视外景地,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青岛藏马山)正式运营,强势跻身国内微短剧产业链。
“东方影都”崛起于灵山湾
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标识,每一张城市名片背后都承载着属于这座城市的产业故事。崛起于灵山湾畔的“东方影都”,见证了青岛影视基地在这片土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化影视产业的华丽转身。凭借先进的设施、完善的服务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这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影视团队。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入围资格的《封神》、开启中国科幻电影新纪元的《流浪地球》等影视作品,都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影视之都”国际名片的最好注脚。
2019年票房冠亚军,2021年票房季军,2023年票房亚军,2024年票房冠军,2025年《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和《蛟龙行动》联袂来袭……这里是春节档电影票房的“压舱石”。数年来,青岛影视基地诞生了《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万里归途》《封神第一部》《封神第二部》《蛟龙行动》等一批中国大片,斩获诸多奖项。
东方影都
青岛西海岸新区在发展影视产业方面,注重产业链条与产业生态协同共进,已集聚总投资近3000亿元的影视及产业项目,引进各类影视企业超千家,基本形成涵盖影视策划、投资、制作、发行、放映、衍生品开发等影视全产业链的影视产业集群。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围绕青岛东方影都龙头核心,聚力补链延链强链,从拥有一流影视硬件设施、一体化影视服务体系、与国际接轨的优惠影视政策的影视园区,向拥有完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影视高地、影视集群迈进。建成国内首个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引进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微米级超高精度面部扫描系统“穹顶光场”,这里是享誉业内的中国电影工业基地。
举办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峰会、青岛影视博览会、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典礼、全国院线国产影片推介会等影视节会活动……这里是共筑影视强国梦的“孵化场”。
影视之都,光影筑梦。自2013年东方影都开建,青岛西海岸新区将“影视之都”作为四张国际名片之首,逐步构建起以东方影都为龙头、“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影视双城联动、辐射青岛全域的影视发展布局,发布《高标准建设青岛影视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一系列政策利好,不仅为青岛影视基地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更绘制了清晰的战略规划图,旨在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产业高地,提升“影视之都”知名度、美誉度。
“双翼齐飞”的全产业链布局
“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双翼齐飞,青岛西海岸新区一步一个脚印向世界级影视高地迈进。2018年,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全面投入运营,新区开启了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同年,基于推动青岛影视基地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新区在风景秀丽的藏马山建设外景基地,布局“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的大影视、大文旅产业。
藏马山影视外景地
在西海岸新区西部的藏马山影视城,《封神三部曲》系列电影剧组则将几千年前的西岐城从梦想搬进了现实。剧组搭建了一座面积达900万平方米的西岐城,建有西岐城墙、西伯侯大殿、西岐民房等,标志性建筑物达50余座。
站在微短剧风口上,青岛西海岸新区在2024年启动运营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青岛藏马山),整合了藏马山片区现有文旅资源,正式跻身国内微短剧产业链。截至目前,这里共拍摄微短剧131部,其中出海短剧21部、精品短剧14部,爆款率30%,成为一个迎风起舞的“爆款工厂”。西海岸新区以此为切口,盘活文旅业态,赋能文旅发展,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影视+文旅”创新融合样板。如今,微短剧已成为网络视听产业快速崛起的“新赛道”。乘着微短剧爆火的东风,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人气飙升。
2021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将影视文化产业链列入九大重点产业链,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招商部门、功能区、镇街、国有平台公司“五位一体”推动全产业链招商。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影视企业和剧组,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国内首个地方影视服务管理机构——影视产业发展中心,围绕区域影视产业开展规划研究、政策扶持、公共服务、双招双引、“影视之都”品牌打造等工作,承担影视文化产业链工作专班职能,统筹推进青岛影视基地高标准建设等工作。
如影随形,共赴未来。而今,灵山湾走出了《流浪地球》《封神》《刺杀小说家》等中国影视工业化历史上的一部部标志性作品,集聚了一批“服化道摄录美”等影视制作头部人才和企业,为中国电影贡献票房近400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重要一极。藏马山建成包含欧美街区、秦汉风格的建筑街区的影视外景地,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青岛藏马山)正式运营,进一步丰富了青岛影视基地的发展内涵,也标志着青岛影视基地在承接内容拍摄和产业发展上,实现了大小皆宜、长短兼容。
双翼同频共振。这方热土已经成为山东省“1+N”影视基地(园区)布局的核心区,青岛影视文化产业集群成为首批山东省“十强产业”支柱型雁阵集群。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范镇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