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为残障人士铺就出行“暖心路” 青岛巴士“i 无忧”构建无障碍出行体系

在青岛这座充满温情的城市,公交车不仅穿梭于大街小巷,更是传递爱心与文明的流动窗口。如今,“青岛巴士‘i 无忧’”志愿服务团队,正用实际行动为残障人士的出行点亮希望之光,成为城市中一道温暖的风景。

“i无忧” 残障人士无障碍出行志愿服务项目自 2022 年1月启动,就致力于为残障人士解决出行难题。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北巴士公司在前期调查中发现,出行一直是困扰残障人士的大问题,平均每位公交司机每年会遇到20多次残障人士出行不便的情况。鉴于此,一场为残障人士打造无障碍出行环境的爱心行动拉开了帷幕。

精准帮扶,温暖出行每一步

说起“i无忧”服务团队的成立,还要从一件暖心的故事说起。2021年的冬日,市民王先生像往常一样在母亲的陪伴下前往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附近做理疗,十几年前,王先生因脑出血后遗症不得已与轮椅为伴,出行成了他很大的难题。“母亲已经年过七十了,这么冷的天,还需要她老人家陪我出门,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王先生说道。母亲年事已高,自己坐着轮椅乘车又不是很便利,这让王先生十分苦恼。然而命运的齿轮似乎在他踏上364车厢的那一刻悄然发生了改变。12月17日开始,多位驾驶员回到分公司向领导反映王先生出行困难的情况,为了帮助王先生解决乘车难的问题,在征询王先生与其家人意见后,市北巴士第六分公司决定集体帮扶这对母子:除了号召364路线驾驶员在日常运营中对王先生多一份关注与照顾外,分公司还特意安排了几位志愿者为王先生提供从家门口到公交站的爱心帮扶服务。“我们志愿者周一至周六上午8点会准时上门,将王先生从家门口送上公交车。下午3点左右,王先生结束理疗后,我们会等候在沧口公园站帮助其返家。”志愿者迟野磊说。

在这份精神的指引下,“i无忧”志愿服务团队应运而生,并将助残扶弱的精神进一步加深。考虑到像王先生这样的残障人士行动不便,平日出门就医、理发、买菜都很不方便。于是,志愿者们与社区超市合作,为其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和医疗机构协作,定期为残障人士开展健康义诊和康复指导;还与餐饮企业联系,给残障人士送餐。

创新模式,构建无障碍出行体系

“i无忧”志愿服务团队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创新,打造出多种特色帮扶模式。“服务有三家”模式,将公交车厢、公交场站变成了残障人士的温馨港湾,让每一位志愿者成为残障人士的贴心家人。在公交车厢里,志愿者们会细心地为残障乘客提供帮助,扶他们上下车、找座位;公交场站也设置了专门的休息区域和无障碍设施,方便残障人士候车。

“您好先生,这是我们设计的‘出行有e家’智慧帮扶平台,如果您出行有需求,可以扫描填写,志愿者们会为您提供上门帮扶。”志愿者刘海磊前往大鲍岛向市民介绍道。 “出行有e家”平台是专门为方便残障人士出行而设计的。只要残障人士有出行需求,后台志愿者就会迅速将信息发送到联动群,时间合适的志愿者便会在约定时间上门服务。这一平台的呼叫成功率非常高,极大地方便了像王先生这样的残障人士。

针对残障人士生活中的诸多不便,“N次方”帮扶模式将志愿服务延伸到残障人士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前面提到的购物、就医、就餐等服务,志愿者们还会帮助残障人士理发、打扫卫生等。同时,团队积极搭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吸引了更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到关爱残障人士的行动中来。

多方协作,凝聚爱心力量

“i无忧”项目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多方的协作。青岛市基层社区组织积极配合,提供残障人士的信息和需求,协助志愿者进行上门服务;青岛各大媒体发挥宣传优势,对项目进行广泛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关爱残障人士的行动中来;青岛地铁、出租汽车公司等组织也与“i无忧”团队携手合作,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出行选择。

截至目前,“i无忧”项目中的志愿服务事迹多次被众多媒体报道,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所有志愿者的辛勤付出。

在青岛,“i无忧”残障人士无障碍出行志愿服务项目正持续散发着温暖的力量。它不仅解决了残障人士的出行难题,更让社会对残障群体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尊重。未来,“i无忧”团队将继续前行,不断完善服务,为残障人士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美好,让文明与爱心在城市中持续传递。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通讯员  李晓烨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