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等事业”“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2025年,山东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广电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产业结构和发展布局更加合理,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年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为高质量建成文化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电影取景基地、室内Livehouse、微短剧、网络视听教育基地、户外演唱会、音乐节……掘金视听产业,青岛市城阳区近年来大项目不断、大动作频频,从传统走向先锋,掀起了一场驱动“耳目经济”的全新变革,带来了一个个让人“感官狂飙”的视听盛宴。
新空间
说起城阳与影视的关系,就要提到流亭机场。
2021年8月,胶东国际机场转场后,轰鸣了30多年的流亭机场正式退役。然而,它的“退休”生活并不宁静。
《万里归途》《流浪地球2》《抓娃娃》《危机航线》《十天之后回到现实》《闪光的夏天》《霞光满天山河颂——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阳特别节目》等多部优秀影视剧组、综艺节目组,因着流亭机场拥有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完备的机场设施设备、可塑性极强的场地、地标式的航站楼等优势,慕名纷至沓来……
城阳区修复原流亭机场航站楼及配套大型机库等建筑载体场地,再现机场运营原状,搭建完成飞机内部场景、医院、办公室、机场酒店、咖啡馆、餐馆、办公室、公安局等10余个拍摄场景,吸引40余部网络微短剧、30余部影视剧组、3档年度爆款综艺取景拍摄。
2023年6月,《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公布青岛市影视拍摄取景基地名单的通知》,将青岛流亭机场认定为青岛市影视拍摄取景基地之一。
在发展拍摄基地的同时,城阳区积极引进文化演出等多类新型业态,国内首个“机场音乐节”、大蘑菇音乐节、岛屿青音乐节、汽水星球音乐节等顺利举办,累计吸引20万余乐迷及观众参与。其中,国内首个机场音乐节在两天内吸引约6万乐迷进场,其间带动全区住宿业、餐饮业等周边业态收入明显上涨。
2024年5月,作为目前国内较大的室内live现场的“未来音场”项目在青岛流亭机场航站楼T1演出,推出包括流行、说唱、民谣和国风等不同种类的演出风格,运营5个月为乐迷奉献了32场精彩演出,接待观众超4万人次,该项目作为常态化项目将为乐迷带来更多的视听盛宴。
城阳区以流亭机场为聚焦地,构建起以文化演出、影视拍摄、展览展会、文娱活动为内容的“微短剧+影视+音乐”文化旅游集聚区,带动机场周边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
新技术
当科技邂逅艺术,视听产业要令人“耳目一新”,就要“内容为王”,这需要“政策+服务”多方支持。
近年来,《城阳区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城阳区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城阳人才工作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纷纷出台,为文化产业发展夯实政策根基。
2024年,城阳区揭牌成立网络视听综合服务办公室,发布了12个面向网络微短剧企业无偿开放的拍摄场景,青岛城市学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实习实践教育基地挂牌。政企校三方合力推进网络视听产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更多优秀的网络视听人才。城阳区还将针对网络微短剧行业推出扶持政策,政策的落地必将为视听产业再添新动能。
在技术赋能和政策扶持引导下,城阳区经过多年来的产业、人才培育,已拥有东唐影视、功夫动漫等一批影视行业龙头企业、山东省重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制作机构,拥有影视专业人才300余人,出品、承制或参与制作10余部重量级影视剧作品,年生产各类优质影视作品数百部。
作为一家在青岛成长起来的本土影视公司,青岛东唐影视科技有限公司与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10余所高校共建了产业学院、研究生实习基地、“学徒制”试点等产教融合平台,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影视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近年陆续推出了青岛原创电影《夏天的蜗牛》、150集手偶动画片《海鸥救援队》、动画片《爷爷的礼物》《这样做不可以》《天财少儿》等上百部(集)动画作品。其制作的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全网播放量逾10亿次;电影《夏天的蜗牛》入围2025第二届“金童奖”澳门国际儿童电影节。
另外,国内首部以“高铁文化”为内涵的科技题材变形机甲3D动画片《动车侠·未来高铁城》荣获多个国际大奖提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高铁文化。其中,每个角色都具有大量科技含量的特效制作,青岛动车侠动漫有限公司创作团队结合打斗剧情和炫酷特效,制作出兼具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科技感的动画影片。
新高地
“视听+”带来的新业态、新艺术、新消费场景在城阳层出不穷,一幅新产业蓝图徐徐展开,一个视听产业腾飞的新高地正在胶州湾北岸悄然崛起。
前不久,全国首个音乐沉浸式数字空间“音浪星球”在城阳区上线,以“音乐+科技+文旅”为核心定位,依托5G、云渲染、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搭建起覆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虚拟城市空间。用户可通过专属数字身份进入3D虚拟场景,体验青春激昂的云端音乐节、游览城阳区特色文化地标复刻景观,并在虚拟演出、互动游戏中实现社交与消费闭环。项目首期将上线“数字机场音乐节”“吕家庄夜市”“ 明月山海间”等九大主题场景,同步接入淘天集团电商生态,实现虚拟体验与现实消费的无缝衔接。
城阳开心麻花大剧院自2023年开业以来,总计上演了近200场演出,接待观众25万余人次。首部沉浸式带餐喜剧《偷心晚宴》,融入了青岛本土化情节和特色元素,已在全市演出43场,为青岛市民带来“戏剧+互动+美食”的沉浸式观剧体验。青岛明月山海间不夜城整体打造多元化文化空间,160平方米的“美得城阳”文化体验中心正式开放,园区内不定期举办山海经研学、非遗打铁花、鱼灯巡游等多姿多彩的主题活动,为市民打造了沉浸式、全方位的演艺视听盛宴。
在电影方面屡获重磅奖项的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在城阳区频频落子。作为青岛方特梦幻王国的二期工程,正在建设的方特“熊出没”乐园将结合方特集团旗下熊出没、奇迹少女等自主知识产权动漫品牌IP,打造合家欢滨海旅游亲子主题公园。项目运营后,整个方特梦幻王国园区预计接待游客量可达400万人。
抢抓演艺风口,城阳区凭借青岛市民健身中心,自2023年起两年来集中引入近30场万人级别演唱会,2024年先后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17场次,平均每场吸引观众超过2万人次。薛之谦“天外来物”巡回演唱会、邓紫棋“I AM GLORIA”巡回演唱会、林俊杰“JJ20”巡回演唱会成为近5年省内规模最大、辐射效应最广的10万人级演唱会。2025年6月份即将举行的凤凰传奇“吉祥如意”2025巡回演唱会是岛城年度首个体育场“三联场”演唱会,届时预计将有超过10万歌迷涌入现场。
紧紧抓住“演出”“戏剧”等新型消费热点,城阳区创新“演艺+文旅+赛事”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针对“演艺”粉丝群体“年轻、时尚、活力”的特点,城阳区推出了“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历史人文游、时尚文艺游等多条适合青年旅游的主题线路,全面推介城阳山海人文景观的文旅资源,拉长了粉丝朋友在城阳的旅游消费链条。例如依托水悦城举办悦动城阳2024啤酒嘉年华,提供集演艺、集市、文创、亲子于一体的休闲体验,借势打造“水悦城啤酒特色街区”,并成功获评“青岛市啤酒特色餐饮休闲街区”,成功将演艺产业提升至综合文旅层面、城市文化影响力层面。
逐浪新蓝海,作为年轻力、创新力持续领跑的城区,城阳区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带动视听作品提质升级和健康繁荣,构建具有高技术支撑、高价值附加、高能级传播的产业链格局,打造视听产业新质生产力,为建设湾区都市活力城阳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