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主战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近日,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青岛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建设基础级智能工厂500家以上,认定先进级智能工厂100个以上,打造卓越级智能工厂20个以上,培育领航级智能工厂4个以上,推动企业研发模式、生产方式、服务体系和组织架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按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素条件》《智能工厂建设关键绩效指标参考》等要求,青岛将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
《方案》提出,将普及推广基础级智能工厂。引导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制定智能工厂建设提升计划,通过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能力建设,面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部署必要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实现核心数据实时采集、关键生产工序自动化、生产与经营管理信息化,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估达到二级水平的,原则上即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
鼓励基础级智能工厂提升数字化网络化集成能力,围绕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等开展智能工厂建设,且至少覆盖生产、管理、运营三个环节。通过广泛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实现生产经营数据互通共享、关键生产过程精准控制、生产与经营协同管控,在重点场景开展智能化应用。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组织开展先进级智能工厂培育认定,建设一批具有区域、行业领先水平的先进级智能工厂。
支持先进级智能工厂持续强化数字化网络化优化能力,围绕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等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原则上应覆盖全部五个环节。面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体系化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实现设计生产经营数据集成贯通、制造装备智能管控、生产过程在线优化,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供应链全环节的综合优化,推动多场景系统级智能化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卓越级智能工厂培育认定,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工厂。
同时,鼓励卓越级智能工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与制造全过程的深度融合,围绕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等全部五个环节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实现装备、工艺、软件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突破,推动研发范式、生产方式、服务体系和组织架构等创新,探索未来制造模式,带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变革。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加强对领航级智能工厂建设的技术咨询和指导,培育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智能工厂。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郭清鉴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