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巾帼绽芳华!青岛城运“她力量”织就城市温情网

在春潮涌动的三月,我们即将迎来“三八”国际妇女节。青岛城运控股集团的巾帼力量正如城市脉络中跃动的星辰。她们以柔肩担重任,以匠心守初心,在交通服务、城市运维、民生保障等领域绽放出璀璨光芒。

从8年里始终把乘客当作家人来照顾的驾驶员王理华,到7年里始终保持服务零投诉的乘务员刘盼盼,再到在地下停车场默默耕耘、发明50件实用小工具的保洁员江伟春……每一位女性工作者都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她们以专业素养构筑城市温度,以奉献精神诠释新时代女性力量,共同绘就了城运控股集团“诚载美好”的动人画卷。

公交车驾驶员王理华:十米车厢筑就70站温情路

王理华是629路公交车的一名驾驶员,她不仅驾驶技术娴熟,更以其卓越的服务态度成为乘客心中一道亮丽风景线。今年46岁的王理华在驾驶员岗位上已经工作了8个年头,她驾驶的629路线往返一共70个站,一趟下来差不多要两个多小时。行车中的她一丝不苟——起步、刹车、进站、停车,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平稳小心。“我父亲经常乘坐629路公交车,这位驾驶员每次都下车搀扶并扶我父亲落座,路上稍有颠簸,她也会回头细心叮嘱在车上的老人,就像对待自己家的老人一样。”前不久,市民李女士到路队送上锦旗,表扬王理华的贴心服务。

“天冷了,快喝杯姜糖水暖和暖和吧!”每到冬季,王理华每天都会早早来到路队,提前为乘客熬好姜糖水,递给等车的乘客。她还会为乘客准备暖宝宝贴和充电宝,让乘客在冬日出行更加温暖。对王理华而言,暖心的服务早已是一种常态。车上放置的“百宝箱”——口罩、消毒湿巾、免洗消毒洗手液等应有尽有;夏季为车上老年乘客准备毛巾,防止因车内车外温差大产生身体不适……在日复一日的寻常工作中,她始终保持着充沛的工作热情,用行动擦亮城运服务品牌,扮靓城市流动的文明风景线。

有轨电车乘务员刘盼盼:36米车厢书写温暖答卷

7年累计服务乘客超3万人次,始终保持服务零投诉;创新“三重”服务法,在乘务员队伍中普及;矢志车厢温暖服务,用手语感动特殊乘客……她就是青岛城运控股集团轨道巴士有限公司乘务员刘盼盼。

2017年入职以来,刘盼盼将36米有轨电车车厢视为“城市会客厅”,创新推出“三重”服务法(重点乘客主动服务、重要群体重点服务、重大节日精准服务);为精准解答乘客咨询,她徒步丈量线路周边三公里,熟记23个站点200余个地标信息;针对老年、孕妇等重点人群,创新“提前准备、主动搀扶、全程关注”服务流程;建立“服务晴雨表”记录特殊天气下的客流规律。

“乘务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刘盼盼回忆,在一次车厢服务中,她发现一位乘客在她提示投币打卡以后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细心的她发现该乘客是一名听障特需乘客,于是,刘盼盼熟练地用手语与乘客进行沟通。投币后,刘盼盼继续用手语提醒乘客:“有事随时找我,我一直都在。”当车辆到站时,那位乘客找到刘盼盼,他用手语向刘盼盼表示感谢,并塞给她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谢谢你细心和耐心的服务。”这样的温情时刻,在她2800多天的值乘中已成常态。7年间,刘盼盼的服务日志写了12本,面对未来,她依旧目光坚定:“36米不仅是一列电车的长度,更是丈量城市温度的标尺。”

保洁员江伟春:50件小工具让公交车保洁更高效

在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第三分公司,有一位默默耕耘的“幕后英雄”,她就是保洁员江伟春。14年来,江伟春始终坚守在潮湿憋闷的地下停车场,一心扑在车辆保洁工作上,默默为乘客提供整洁舒适的乘车环境。

日常工作中,诸多难题横亘在江伟春面前。修路扬起的尘土肆意钻进车厢;车窗缝隙、垃圾桶背面缝隙以及轮毂内侧这些卫生死角,更是清洁的 “老大难”。面对这些棘手状况,江伟春闲暇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小工具的研发制作中。经过她不断尝试、反复改进,最终成功制作出50余件实用小工具。

针对车窗缝隙,她用细长的铁杆绑上细长的绒布条,制成的清理工具能轻松深入缝隙,将顽固灰尘与污垢清扫出来;垃圾桶背面缝隙清理工具则采用了可弯曲的竹竿材质,能灵活贴合缝隙形状,把深处的脏污清除干净;针对轮毂内侧,她制作的工具一头是毛刷,可以扫除轮毂上的泥土,一头是铁铲,方便铲除粘住的脏污。两扇车窗玻璃重叠的部分,则是把不锈钢管件前端压扁,用其裹上一层抹布便可伸入玻璃缝隙之间进行清洁。

江伟春毫无保留地将这些小工具分享给班组成员。在此之前,清洁一辆公交车的死角缝隙需要花费半个小时,使用这些小工具只需15分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整个班组的工作效率,也为乘客带来了更加整洁、舒适的乘车环境,成为公交系统中敬业奉献的榜样。

其实,在城市服务的经纬线上,还有许多女性以不同姿态诠释着责任与温度——校车驾驶员任萍暴雨中紧握方向盘,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穿越积水路段,为百名学童筑起安全屏障,更以公益行动延伸“校车妈妈”的守护半径;热线专员代俊俊在电话云端架起“连心桥”,用9年26000小时来倾听民生诉求,将纠纷化解于真诚沟通,守护乘客的满意度;城运西海岸交发集团加油站员工陈赟在油枪与货架间传递城市温度,用热情和耐心为每一位车主提供贴心服务,让机械化的补给站升腾人文暖意。

她们或以车轮丈量童行安全,或以声音熨帖民生焦虑,或以微笑点亮能源驿站,她们是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她力量”,并在各自的赛道书写着“柔肩担重任”的时代注脚。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通讯员  刘欣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