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数字人“上岗”破解春节用工荒,智能技术重塑服务业人力格局

春节期间,数字人成为越来越多商家的营销标配。在百度电商平台,数字人技术帮助近九成客户在春节期间实现7×24小时直播,其中近六成客户利用数字人技术实现错峰卖货,收入反超平时。

此外,随着春运返乡潮,餐饮、物流、客服等行业再度面临季节性用工短缺。春节期间,一批24小时在岗、无需返乡的“数字员工”悄然成为破解难题的新势力。从AI客服到虚拟餐厅管家,从景区导游到直播主播,数字人技术正以“人机协作”模式重塑春节服务业的运行逻辑。

用工荒倒逼技术革新 数字人填补人力缺口

春节前夕,某连锁餐饮品牌在全国300家门店上线“虚拟点餐员”,通过搭载多模态交互技术的数字人屏幕,实现方言点餐、菜品推荐、促销讲解等功能,单店日均服务量提升40%。“往年春节至少需增聘20%临时工,今年核心岗位人力成本反而下降了15%。”该企业运营总监表示。

以百度电商平台上的某饮料企业为例,依靠AI数字人直播实现订单量翻倍;某大健康直播,数字人贡献全部收入,单场成交破70万元,ROI提升50%;某教育客户全面借助数字人直播技术,节前将直播间数量提升50%,转化客户线索量增长超3成。

而文旅行业则推出“数字导游矩阵”,如黄山景区通过AR数字人提供多语种讲解服务,单日接待量突破历史峰值。

技术突破催生“春节限定场景”

与以往相比,春节期间的一些数字人应用场景并非简单替代人力,而是针对春节特性开发专属技能。如某银行推出“春节关怀版”数字客服,在处理业务时主动融入拜年吉祥话、春运票务查询等场景化服务,客户满意度提升27%。深圳某科技公司搭建“云端人力池”,将中西部留守劳动力的实时影像与东部数字人系统结合,实现真人远程操控数字分身的跨区协作;

尽管优势明显,数字人应用仍面临现实考验。技术供应商透露,一套基础版餐饮数字人系统需投入8万至12万元,相当于一线城市服务员两年薪资。此外,某商场数字人导购因过度推销遭投诉,引发“AI服务边界”的争议。

“现阶段数字人更适合标准化、高重复性工作。”青岛互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杨婷婷表示,“春节服务包含复杂情感需求,需建立人机责任划分机制。”部分企业已开始探索“数字人+真人组长”模式,由人类员工监督AI服务质量。

重构劳动力市场的未来图景

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预测,2024年服务业数字人渗透率将达18%,在春节等特殊节点可能突破35%。这种转变正在催生新职业,杭州某职校已开设“数字人训练师”专业,教授AI话术优化、场景建模等技能。

“这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推动服务行业向技能密集型升级。”业内人士分析称,当数字人承担基础服务后,人类员工可转向创意策划、体验设计等高价值岗位,最终实现产业与人才结构的双重转型。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海杰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