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两会声音| 黄靖轶:力求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

今年两会期间,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鸿亚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靖轶的三个建议均立足青岛实际,从民生健康保障、区域经济升级、对外开放破题三个维度发力,力求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

第一个建议是《关于“完善青岛市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障碍类疾病早期筛查与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第二个建议是《关于“发展青岛市崂山区崂山水库产业配套”的建议》。

第三个建议是《关于“建设中非数字单证平台打造山东对非服务贸易新高地”的建议》,该建议契合当下中非经贸合作的新机遇。我国《“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青岛作为“一带一路”海陆交汇枢纽,亟须通过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来创新服务贸易模式为传统业务赋能。

她在建议中提到,要创新中非服务贸易模式加速青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青岛外贸稳量增质,在开放联动中实现互利共赢。

建议建设中非“一站式”全周期服务平台。整合非洲重点国家海关、税务、金融机构等数据端口,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区块链、大数据、AI 等技术,嵌入电子提单、原产地证书等全品类单证模块,实现“可查询、可追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促进贸易双方的信任建立;推动与非洲重点国家单证标准对接。完善配套服务体系,设立市级跨境单证服务中心;集成非洲 54 国差异化单证标准模板库,自动适配目标国格式要求,依托平台优势探索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乌干达等非洲重点国家共建云服务节点,构建“平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依托青岛自贸区、上合示范区优势建设“中非数字服务贸易实训基地”,以电子跟踪单、原产地证、票据系统等为切口开展场景化培训;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数字单证信用贷”,将电子单证纳入授信评估体系,打造“数字单证+供应链金融”生态圈,助力企业突破对非贸易壁垒,为境外合作园区建设、海外仓智慧服务平台搭建、跨境电商发展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赋能。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郭清鉴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