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两会声音|文晓:加快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耀翰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文晓


验证一个城市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交通”是否便捷、畅通、智能;而城市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重点应做好“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发展“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四港联动”物流体系建设这篇大文章。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耀翰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文晓提出,现代大都市的交通建设,“绿色”和“智能”是解决城市交通通病的有效途径,应“硬件、软件”两手同时抓,并大力推进“低空经济”及“四港联动”发展进程,方能快速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人享其行 打造智慧出行新体验

人享其行,关键突出在“享”字;而幸福生活,首先从更便捷和更稳定的通勤开始。

除了让市民享受到轨道交通、陆路交通、公共交通等硬件设施的便利外,还应重点加强软件的智慧、智能建设,如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实现空间资源与交通设施的精准配置,整合共享、融合使用政府部门、通信运营商及互联网企业等交通大数据,精准交通空间量化分析和情景推演,对拥堵路段实施提前预警及交通分流措施,推选、优化最佳线路,实现交通路况与管理数字化有机融合,确保人享其行,降低民众通勤的焦虑感、不确定性,减少通勤对生活的时间挤压,打造民众出行绿色、智慧新体验。

物畅其流 做强国内国际交通网络大循环

物畅其流,“畅”是重点,而让货物无碍流通、把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才是物畅其流的关键。

青岛的区位优势十分优越。向东是日韩,向西是黄河流域、中亚、西亚、欧洲,向北是京津冀、东三省,向南是上海、长三角,青岛处于十分关键的“十字形”战略位置。

再依托“一带一路”连接日韩和欧亚大陆双循环“桥头堡”的战略平台,深化日韩交流合作的“国际客厅”,优化与俄罗斯等邻边国家的过境口岸等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强国际交通网络,成为内外循环的战略链接节点,深化“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建设,简化、便捷车辆TIR出境手续等通关业务,推进更高的国际连接水平,加快推进现代物流的国际化发展进程。根植“交通强国”发展理念,真正实现物畅其流,做强国内国际交通网络大循环。

前瞻布局 预留“低空经济”多维度发展空间

青岛是座开放型的国际化大都市,应走在“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前沿,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前瞻布局、预留自动驾驶和低空飞行等新交通空间,为城市活动变化和空间结构重组做好准备,建立完善自动驾驶汽车运行环境,完善低空空中网络与低空飞行器停靠的枢纽与平台,规划、建立空中、地面、地下多维度复合交通网络及新型物流网络,给新技术的未来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加快构建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物流体系建设

青岛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是全国获批类型最全的综合物流枢纽城市之一,将以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的发展载体为物流枢纽战略赋能,不仅承担着基础设施的功能,同时还是物流活动的组织中心,具有聚焦现代物流“提质、降本、增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综合型流通支点城市能级的功能,将更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优化现有的物流园区、货运场站等设施的整合步伐,实现设施的分层分级,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物流辐射系统,将为青岛在国际物流枢纽建设中的城市发展开辟新的赛道,打开更大空间。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黄元晖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