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岛“两新”政策如何持续发力、持续见效?近日,经青岛市政府同意,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青岛市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围绕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扎实推动17项重点任务,全链条推进“两新”政策落地见效。
加力推进设备更新
《工作方案》将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范围扩大至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自行确定报废更新补贴农机种类上限由6个提高至12个。支持车龄8年及以上的城市公交车和超出质保期的动力电池更新。
《工作方案》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聚焦“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工具作用,用好中央财政设备更新贷款贴息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外贴息政策,更好降低经营主体设备更新融资成本;对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存量设备开展评估诊断,分领域分行业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设备更新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工作方案》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可申请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范围。实施汽车置换更新,对个人消费者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乘用车并购买乘用车新车的给予补贴。
在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方面,《工作方案》将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由8类增加到12类,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空调类产品最多可补贴3件,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可享受购新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支持家装消费品换新,促进智能家居消费,探索将数字家庭建设与家装消费品换新有机结合,放大政策叠加效应。
同时,《工作方案》提出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对交售用于报废的老旧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自行车并换购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新车的,适当加大补贴力度。
《工作方案》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予以补贴,补贴标准每户最高3000元,探索采用消费券、折扣券等形式优化补贴流程,立足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提升回收循环利用水平
依据《工作方案》,青岛将发挥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优势,促进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
《工作方案》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抢抓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机遇,支持平台企业、第三方机构提供二手商品质量检验服务、信息擦除检验服务,并积极推广应用再生材料,加快推行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做法。
发挥标准提升牵引作用
《工作方案》将家电、家具及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信息技术设备、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等纳入2025年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开展年度监督抽查。支持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主导或参与制修订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
总体而言,《工作方案》在组织领导、金融服务、价格质量监督、资金监管等方面明确保障措施,将充分发挥市推动“两新”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作用,加强跟踪调度。同时,青岛将研究出台“金融+两新”专项支持政策,解决经营主体设备更新融资难题;开展价格监管专项执法行动,加强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严格管理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守牢资金使用红线底线;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促进公平竞争;做好宣传引导,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宣传解读。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奕静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