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一波分红热潮。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7日,今年以来已有超过450只基金产品(不同份额分开统计)宣布分红,累计分红金额高达176.55亿元,而去年同期分红仅为45.34亿元,增长约289.39%。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公募基金合计分红金额超过2200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作为分红主力,全年分红金额达1800.79亿元。而在此波基金分红浪潮中,债券型产品分红规模占比近六成,依然稳站“C位”,与此同时,股票型产品分红也呈现增长趋势。从单只产品分红金额来看,有28只公募基金分红超亿元,其中,华夏沪深300ETF凭借近26.46亿元的“红包”暂居分红榜榜首。南方中证500ETF则以15.91亿元的分红金额排名第二,华夏鼎丰、南方中证1000ETF、中银证券汇宇定期开放等7只基金的分红金额均在5亿元以上。
A股市场开年以来尽管震荡加剧,但基金分红的积极性依然高涨,在业内人士看来,去年债券市场的长牛行情为债基持续分红提供了基础,宽基ETF则受益于去年下半年的秋季行情收益颇丰,在此背景下,稳定的可供分配利润促使基金分红意愿提升。
“基金的积极分红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产品长期持有的信心,同时可改善投资者持仓结构,增加账户灵活性,从而实现‘双赢’。”岛城某券商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基金产品而言,适当的分红有助于控制基金规模,避免规模过大带来的管理难度上升和效率下降。而分红机制一直是基金产品的重要卖点之一,持续的分红也可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记者了解到,基金分红通过将产品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形式返还给投资者,能够为投资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现金收入,尤其在A股市场波动时,分红可以满足投资者“落袋为安”的需求。展望后市,随着市场风险偏好趋于保守,投资者对稳定且确定收益的需求有所提升,基金分红的积极性或有望延续。
“基金分红的趋势受政策导向、市场环境、基金公司自身运营策略等多重因素影响。如果市场能保持稳定向上态势,盈利增加的基金将延续分红热情。”上述岛城券商从业人士表示,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基金的分红行为,可将其视为投资收益的一部分,而非唯一的投资目标。同时,在选择基金产品时,投资者应综合考虑其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投资策略及管理团队等因素,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谈及今年的投资策略时,上述岛城券商从业人士补充道,对于债券型基金,投资者可保持原有投资规模,今年可适当增加ETF产品的持仓,同时,基金定投对于投资者而言也是不错的选择。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吉鹏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