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聚大洋:深耕海洋 科技创新领航蓝色产业

海洋考卷,常答常新。记者获悉,2024年度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名单公布,青岛聚大洋海藻工业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日前,记者走进青岛聚大洋海藻多糖植物胶囊生产区,看到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生产线上一片繁忙。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生产线全天24小时运行,年产量可达80亿粒。

扬帆向海天地宽

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自然禀赋优越、科研能力领先、产业基础良好、港口枢纽地位突出,海洋是青岛最突出的特色和优势。

在青岛这片充满活力的蓝色海洋经济版图中,培育蓝色新质生产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是关键。对青岛而言,雄厚的蓝色科研底蕴,无疑是其“逐梦深蓝”的信心与底气。

作为山东海洋产业发展的引领者,青岛海洋产业门类齐全,28个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在此均有布局。2023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5181.3亿元,同比增长6.5%,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2.9%,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5.2%,海洋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三位。当前,山东正加码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青岛也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统筹推进海洋一产、二产、三产协同发展。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为青岛做大做强海洋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聚大洋凭借着对海洋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持续的科技创新,在海洋藻类产业领域不断开拓进取,不仅成为行业领军企业,更为推动青岛市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从海藻基础加工的“小作坊”到全产业链综合加工集团,20多年间,聚大洋实现的每一次跨越,背后都是科技创新的力量。

科技引擎: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以创新为引领,青岛在海洋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多点开花,动能澎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聚大洋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于是,公司开始大力投入科研,搭建起了强大的科技创新体系。

追求创新是科研的“天性”,但只有让科技成果真正从“纸上”落到“地上”,才能将其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在研发过程中,聚大洋聚焦海洋藻类的高附加值产品开发。针对海藻中丰富的多糖、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探索,成功研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其中,海藻膳食纤维产品成为了公司的明星产品之一。这种膳食纤维不仅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持水性,还具有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脂等多种保健功能,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

此外,聚大洋在海藻提取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传统的提取方法往往存在提取率低、产品纯度不高等问题,科研团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酶解提取技术,使高效提取海藻中的有效成分成为可能,有效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聚大洋还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公司建设了现代化的研发中心,配备了国际一流的科研设备和仪器。从实验室的小型实验到中试生产线的放大实验,再到工业化生产的转化,聚大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技创新流程。这种全链条的创新模式,使得公司能够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海洋特色产品:构筑多元化产业格局

经略海洋,产业为先。凭借着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聚大洋开发出了一系列极具海洋特色的产品,构筑起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在食品领域,聚大洋以海藻为原料,开发出了多种健康食品。除了前面提到的海藻膳食纤维产品外,还有海藻休闲食品、海藻调味料等。在医药领域,聚大洋的科研团队与医药企业合作,开展海藻活性成分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研究。海藻中的一些多糖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团队已经在海藻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部分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海藻有望成为新型药物的重要来源,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天高亦可飞,海广亦可源。浩瀚海洋蕴藏着无限的动力,逐梦深蓝的动人故事也将在聚大洋继续书写。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佳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