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市南区: 政企同频 精准施策 创新引领 构建企业服务新矩阵 打造营商环境新典范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活力与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质量。2024年,市南区为企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包联服务走深走实,政策服务精准高效,惠企活动稳步开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股“高效、便捷、贴心”的为企服务春风,正在这片发展热土上悄然吹拂,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聚焦痛点堵点,构建政企沟通多维互动体系

“前期受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出国留学市场波动很大,这两年又面临业务快速增长,各类机构良莠不齐,一些无序竞争影响服务质量,破坏行业生态的情况,我们迫切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更多意向出国的学生提供更优质服务的机会。”青岛新航道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市南区企业服务中心的服务专员第一时间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到企业走访调研,从留学定位、学制学时、备考技巧到市场服务等全链条各环节,与企业一一探讨,梳理出产业链条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10余项,帮助青岛新航道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召集相关对接活动,助力了学生、家长和专业机构的交流,拓宽了业务渠道。

在此基础上,市南区企业服务中心积极与区司法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对接,研究出国留学产业拓展相关业务,推荐青岛新航道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青岛环球中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青岛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3家出国留学公司入驻青岛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境外综合服务窗口(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1-2层),面向公众全方位、一站式提供出国留学、境外旅游、涉外保理及境外投资移民等公益性或市场化服务,增加企业营收,为产业发展拓渠道、优服务、提动能。

市南区加力构建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年初按照全区“新春新业绩 建功开门红”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分层分类打造精细化企业包联服务体系,区领导包联重点企业、龙头企业,行业部门包联行业企业,街道统筹特色资源服务辖区内企业。年末开展“实服务、深调研、细谋划”大走访,全年深入推广“企业大走访 服务大提升”活动,搭建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平台,深入企业一线广泛听取企业家生产经营诉求,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帮助企业提振信心、赋能发展。针对走访过程中部分公司提出的资源闲置问题,将闲置出租资源纳入区楼宇资源名单,进行资源推广,利用招引项目、走访企业的机会积极推介。

通过整合政府资源与社会力量,市南区成功搭建起了一系列高效、务实的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了集信息共享、资源对接、合作洽谈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不仅促进了政企之间的深度沟通,还为企业之间搭建起了桥梁,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政策精准服务效能

提升政策服务绝非空洞的理念,而是企业成长道路上实实在在的助力,唯有将那些详尽具体、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带到企业身边,才能真正为企业发展带来切实可见的便利。

在“市南区政企恳谈会女企业家专场”上,青岛畅联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希望政府在人才申报、总部经济申报、企业上市方面予以企业一定的辅导和支持。市南区企业服务中心会后即刻对诉求进行逐一研判和责任分解,为企提供“多对一”、“点对点”的精准服务,深度剖析企业诉求,主动联系企业进行政策解读。在此基础上,区企业服务中心会同各部门收集制作了国家、省、市级企业可申报政策一览表,一览表涵盖申报指标标准、申报时限、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一系列内容。为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构建了可享受政策“智慧树”,每一个层面的企业可享受哪些政策、下一步能申报哪些政策,像一颗树干一样,清晰明了。

据了解,2024年以来,市南区企业服务中心联动部门、街道、社区、网格、楼宇,先后为800余家企业上门送政策,举办各类政策宣讲培训会125场,参与企业约4000家;推出“市南区惠企政策一码通”,包含市级、行业清单共106项政策条款,实时推送全区,实现政策一码直达;“市南区企业服务智慧平台”推出享政策模块,集成各级政策文件2633项,文字、图文等政策解读260项,以信息化手段延伸为企服务触角,着力实现宣传全覆盖、细致“无死角”。

收集诉求是前提,解决诉求是根本。为了能够深度了解企业诉求,切实解决企业诉求,面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市南区创新性打造“135”诉求处置机制,真正实现了企业诉求处置的加速闭环办理,同时依托市南区企业服务智慧平台“诉求受理-跟踪办理-动态反馈-满意评价”流程线,对进展缓慢、延期或办理不力等情况进行定点跟进。全年共办理一般性企业诉求千余件,受理复杂性企业诉求220余件,均已办结或取得阶段性成果。

锚定创新引领,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矩阵

近日,山东省工信厅发布了2024年度山东省瞪羚、独角兽企业名单,市南区新增山东省瞪羚企业13家,通过省瞪羚企业复核1家,形成瞪羚企业蓬勃涌现的发展新格局,为产业升级再添新动能。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市南区立足培育挖掘更多高成长企业主阵地,将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作为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聚焦优化成长环境、释放惠企红利、科学指导申报,不断在企业育强、“金专”服务、政企沟通、民企宣传、融通发展上求突破,加快民营经济工作体系建设。树立“有解思维”,为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体制性、机制性难题,不断打造服务民营企业新高地。大力加强对民营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宣传力度,讲好企业家故事,激发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加大推先培优的力度,广泛排查、精细选树、大力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对辖区民营企业的推荐认定和量身打造的工作力度,持续擦亮辖区“民营品牌”名片。2024年以来,市南区新认定重点“小巨人”企业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4家、青岛市雏鹰企业9家、青岛市民营领军标杆企业17家、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1家……高质量在“新经济”领域中打造“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阶梯式培育成长“赛道”。

统筹联动赋能,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此过程中,数字化和智慧化成为了市南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日前,青岛中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有部分闲置房源,通过挂横幅、找中介的传统形式未能寻找到合适客户。通过市南区企业服务智慧平台等载体,发布房源信息,先后有32家意向企业实地考察房源。同时,通过平台牵线搭桥,帮助急需寻找房源的青建集团解决了办公场所问题,顺利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使企业感受到了政企双向沟通的力量,更感受到了智慧化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便利。

2024年以来,市南区强化内生发展“驱动力”,优化“1+7+N”专班工作机制,创新构建“12+N”政企恳谈机制,研究市南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举办区级领导顶格协调的政企恳谈会12场,举办各类惠企赋能、政企恳谈活动174场,惠及企业3800余家。全力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一次性办理企业事项达2.1万件,提供“延时办”900余次,帮办代办2000余件,全市首创个体工商户登记(备案)、食品经营许可业务“全域通办”。全年受理群众诉求22万余件。厚植兴业环境“营养土”,举办金企对接活动30余场,达成授信274.8亿元,实现融资放款95.3亿元。完成16座楼宇更新,盘活闲置载体超30万平方米,获评2024年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织密法治保障“防护网”,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对257家轻微违法市场主体不予行政处罚或减轻处罚,合计减免罚款937.45万元。省内首创市营连锁食品经营企业“先过后核”。坚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妥善审结涉知识产权案件892件。增强人文环境“亲和力”,成功举办青岛企业家日联谊会、“企业家之夜”等营商环境专题活动。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曹鹏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