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是水产养殖发展的芯片,是海洋渔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而在种业发展过程中,种质资源是基础,育种技术是关键。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自成立之初便深耕刺参养殖领域,面对行业种质资源退化的严峻挑战,毅然选择走上育种之路。
厚植资源禀赋
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自然禀赋优越、科研能力领先、产业基础良好、港口枢纽地位突出,海洋是青岛最突出的特色和优势。
作为山东海洋产业发展的引领者,青岛海洋产业门类齐全,28个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在此均有布局。2023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5181.3亿元,同比增长6.5%,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2.9%,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5.2%,海洋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三位。当前,山东正加码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青岛也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统筹推进海洋一产、二产、三产协同发展。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为青岛做大做强海洋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直以来,青岛瑞滋始终坚持种业振兴,重点发展刺参良种选育与扩繁、并打造刺参产品的中国品牌,为蓝色种业产业贡献力量,助推我国打好种业翻身仗。
如今,该公司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选育出国内首个抗病、耐高温刺参新品种“参优1号”,获批我国首家国家级刺参良种场“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刺参良种场”。以国家级刺参良种场为基础,青岛瑞滋加快打造刺参国家级育繁推产业平台,加强我国刺参良种选育和品系培育,提高良种覆盖率,示范引领我国刺参种业的创新发展。
蹚出一条新路来
“这条路并不好走。”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瑞用向记者感慨。
种业创新之路,是一条荆棘丛生、艰险难寻的悬崖小路。也正因如此,真正走上这条道路的人少之又少。从被质疑到蹚出一条新路,其中辛酸绝非三言两语就能总结。
一念既定,再苦再难也要迎难而上、快马加鞭。范瑞用告诉记者,海参通常被视为高端消费品,除了养殖业者关注的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等目标性状,更需要从消费的视角去培育繁殖品质更优的海参新品种。然而,成功培育海参的新品种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通常需要10年的时间。
除了育种难、周期长,高温、病害等因素越来越成为制约海参养殖的重要因素。2018年的高温灾害严重打击了我国的海参养殖业。山东地区海参养殖损失约80%。其中,有一种海参品种因其优良性状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得以生存下来,得到市场青睐。这便是青岛瑞滋成功培育的良种——“参优1号”。
不仅如此,“参优1号”在国内的刺参苗种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且供不应求,市场潜力巨大。范瑞用向记者感慨。
10多年来,在大力发展刺参良种选育和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培育的基础上,青岛瑞滋充分利用刺参养殖池塘,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针对养殖存在的工程化水平低、工艺技术落后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池塘标准化改造、专用养殖设施设备研发等刺参池塘工程化养殖技术体系,开展刺参池塘工程化养殖示范,示范区单产达400千克/亩,推动了我国刺参养殖向现代高效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
范瑞用深知科技创新是一场接力跑。在深耕刺参养殖领域,他不仅要当好“引领者”和“服务者”,更要努力实现把“1”变成“N”,把“我”变成“我们”的行业担当。值得一提的是,青岛瑞滋还搜集了国内外不同地理种群海参,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海参种质库。除了实现集约化养殖,还将提升海参养殖的现代化水平。
2022年1月,青岛瑞滋被命名为“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刺参良种场”,这是我国首家国家级刺参良种场。以国家级刺参良种场为基础,青岛瑞滋加快打造刺参国家级育繁推产业平台,加强我国刺参良种选育和品系培育,提高良种覆盖率,示范引领我国刺参种业的创新发展。
“小刺参”绘就大未来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耕海牧渔,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人选择将论文写在大海上。
海洋产业、海洋经济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变,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是前提条件和突破口。这也正是青岛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的缘由。
时间一往无前,奋斗正当其时。范瑞用表示,未来,青岛瑞滋将持续提升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以振兴刺参产业为己任,以良种良法引领海参产业发展。依靠科技力量,为实现养殖水产良种化、养殖技术生态工程化、养殖产品优质高值化和养殖环境洁净化书写蓝色新篇。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佳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