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月的风”之名,奏响一座城的交响!作为2024年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青岛市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巡演活动正式启动,交响组曲《五月的风》将于11月25日在青岛市人民会堂隆重上演。
雕塑“五月的风”,作为青岛城市地标,矗立在海边,彰显着城市精神;交响“五月的风”,交织时空的旋律,传播城市声音,奏响于所有听众的耳畔。据介绍,《五月的风》系文旅部2022—2023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大型作品,2023年、2024年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青岛地标性雕塑“五月的风”,该项目以“五四运动”为历史背景,展开对五四精神的纪念和对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思想的弘扬。
《五月的风》凝聚城市精神,以艺术的形式向所有观众倾诉这座城的故事。这部交响组曲正是为纪念“五四运动”、歌颂青春和家国情怀而作。这部作品的创排,也正是青岛市歌舞剧院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挖掘弘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视文化创新的成果。交响组曲《五月的风》由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张帅和青年作曲家任安联合创作,青岛市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演奏。
《五月的风》分为五个乐章奏响城市声音。第一乐章《观沧海》,青岛地处于黄海西滨,传统渔民依海而居、倚海而生。海的两种形态蕴含着青岛人民的两种情性,惊涛拍岸的怒海象征着人民面对外来势力的抗争与坚持,海浪轻拂的微波则是人民对同胞的温柔与关怀。作者旨在静观海的两种形态,先以层层铜管与弦乐的铺进,引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画面,再转入悠远绵长的旋律线条,使人寄情于青岛的山海潮音,穿梭于古今风月;第二乐章《无尽青春》,何谓青春?它是草木繁茂的春色,也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无尽奋斗的精神,更象征着祖国无数青年们的自觉;第三乐章《云雷惊夜月》,一封《胶澳租界条约》使青岛沦为德国殖民地,这一纸条约恍若惊醒崂峰的一声巨雷,划破了这座城市的闲适寂静。音乐中沉重的铜管音声,仿佛是在殖民阴影笼罩下人民内心的愤懑和不屈……
第四乐章《风起捍轩辕》,青岛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五月的风不仅吹燃了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斗争的火,更是吹烈了青岛人民为捍卫轩辕的决心;第五乐章《五月的风》,“五月的风”意味着不停变化与创造的“生生”,它既是生生之易,更是生生不息。百余年来,五四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凯歌前行。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