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沧区审计局扎实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切实履行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监督职责。通过审计,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内外结合”创新审计模式 提高审计效率
“积蓄内力”,组织参审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对自然资源资产有关政策进行专题学习,掌握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借助外力”,派遣业务骨干到市审计局进行系统学习,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弥补现有审计人员对RS、GIS、GPS等地理信息技术知识储备的缺口。相关技术手段和方法,被市政府办公厅政务信息“区市亮点”板块采纳,在全市推广。
用好问题清单 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根据审计发现问题,李沧区审计局建立了问题清单、整改台账,健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销号机制。相关部门单位高度重视,一是就森林资源发现的问题,通过清理临时占用的林地和防火通道,并将规划编制工作列入年度预算,全面提高了森林资源监管水平;二是就水资源审计发现的问题,实施李村河中水补给工程,进行联合执法,全面排查污染点源;三是就垃圾分类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相关单位进一步规范垃圾分类收集设施配置标准,并加强对密闭式垃圾箱(房)的入账管理。截至目前,审计发现问题已全部整改,整改率达100%。
强化结果运用 实现“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
在扎实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同时,区审计局不断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以审计项目、审计调研为依托,不断提升审计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相关部门采纳审计建议,并做到举一反三、标本兼治。针对监管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审计整改领导小组;针对资金使用不规范现象,进一步建章立制,下发了《关于做好垃圾分类专项资金使用的通知》,并明确工作月调度制度,实现了“当下改”与“长久立”的有机结合。通过监督整改,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打通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的顽疾,确保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成效。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通讯员 王云静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