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探索在未来空间领域创业  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在青举行

11月11日,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未来空间领域赛)(以下简称“大赛”)在青岛高新区拉开帷幕,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山东省科技厅、青岛市政府、青岛市科技局、青岛高新区、城阳区相关领导出席。

本次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办,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旨在强化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促进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大赛重点聚焦未来空间领域,包括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临空无人系统、先进高效航空器、深海潜水器、深海作业装备、深海搜救探测设备、深海智能无人平台、深地资源探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极地探测与作业等领域装备研制等方向。大赛用“公开海选”方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具有颠覆性技术苗头的项目参赛,经过报名、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60余个项目入围领域赛,并通过“封闭式项目路演+交叉评议”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激烈角逐。

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地,“创新之城”青岛推出一揽子优厚的服务政策,将为参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人才服务、信息服务、培训对接、宣传展示等,为参赛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提供“沃土”。

大赛期间,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创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智专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马昕等专家带来精彩演讲。未来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现场签约,联盟由山东科技大市场、海洋科技大市场、青岛海洋科技中心、青岛国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联合创星、山东起立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将定期互通共享海洋领域科技人才、企业需求、技术交易等数据资源,并围绕海洋领域科技成果供给端、需求端、服务端,联合实施有源头的科技创新、有组织的成果转化、有体系的产业孵化。

前来参加活动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副主任盛延林表示,根据中央相关精神,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以赛事为依托,深入探索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发现—遴选—评价—跟踪”机制,积极发现和挖掘颠覆性技术项目,强化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促进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推动未来产业发展。

山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宝立认为,当前,山东正超前布局载人航天、卫星导航、深海潜水器、深海作业装备、深地资源探采等未来产业。本届大赛在青岛高新区举办,为山东发展未来空间新领域、开辟新赛道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青岛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高新区,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希望青岛高新区以大赛为契机,发现和引进更多颠覆性创新成果,推动前沿技术和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协调共进。

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万胜表示,青岛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加快资源向创新集聚、政策向创新倾斜、力量向创新汇集,推动形成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硫化物固态电池、碳纤维地铁列车等一系列引领性、颠覆性前沿科技成果。本次大赛既是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发掘颠覆性科技成果、培育颠覆性创新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青岛将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营造一流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环境。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郭清鉴 通讯员 郑天赐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